超有意思的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144
提问者
2023-03-15 15:32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017回答 1

摘要为什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Dating场景通常布置成灯光昏暗状?为什么人会屡战屡败?为什么自我暗示会有效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没有科学解释?...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5 16:11.采纳回答

摘要

为什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Dating场景通常布置成灯光昏暗状?为什么人会屡战屡败?为什么自我暗示会有效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没有科学解释?.....人类社会的很多奇妙现象与行为均可归结为人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心理学进行解释。

心理学“Psychology”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被称为“灵魂之科学”)。1502年心理学作为专业术语开始出现,19-20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结构形态的改变以及学科研究的深入,心理学迎来理论“大爆炸”,诸多心理学理论被发现或提出,对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及个人认知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整理了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或定律,分为成长认知、现象解释、行为处事、人际印象四个部分。每个效应或定律内容均采用“定义+理解词句+理论背景+案例”的结构整理,便于通俗理解。理论内容更新截至2019年。(全文约15000字)

目录
  • 有关成长认知的效应
  • 有关现象的效应
  • 有关行为处事的效应
  • 有关人际印象的效应
| Part 1 .有关成长认知的效应

1.习得性无助(屡次碰壁后放弃)

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rtin E.P.Seligma(1942-)先后与J.Bruce Overmier、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Steven F.Maier在1967年的动物实验中首次提出。]

案例:嘟嘟小时候总是有很多理想,可每当他将理想告诉爸爸时,爸爸总是说“你看你...不是那块料;你...这不现实;...”,有时,甚至还要挨揍,后来嘟嘟就再也没提自己的梦想了...


2.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愿即所得)

亦称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很多当下所得其实是过去的“未来期待”产生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由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obertRosenthal(1933-)和他的学生A. L. Jacobson,于1968年进行的7项小学教育实验后提出。]

案例:小时候,由于班里同学平均颜值都很高,爸妈敏锐地发现妮妮对自己的外貌不是很自信,后来爸妈和老师都常对她说:“妮妮,你长得可真漂亮,而且成绩也在进步,真为你开心!”,于是妮妮自信心越来越足,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变美了。渐渐地,妮妮真的越来越自信、漂亮了,而且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连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3.阿伦森效应(得到赞扬就开心,失去赞扬就灰心)

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lliot Aronson(1932-)提出。]

案例:工业区大院里有个大旧油罐,中午放学后孩子们都喜欢到罐子里蹦蹦跳跳,声音扰人,很多人劝阻都无济于事,小孩反而愈加闹腾。一天,一位老爷爷说,我们来打个赌,谁跳的最大声,谁就可以拿到一把玩具枪,结果果然获胜者成功拿奖。第二天,老爷爷把礼物改成了两颗奶糖,孩子们没多大兴趣,敷衍的跳了跳,胜者拿走了奶糖。第三天,老爷爷把礼物改成了两颗花生,结果孩子们不愿意了,纷纷表示“不玩了,不玩了,没意思,要回家看电视去”。老爷爷通过巧妙的心理弱化效应,竟然把困扰大家的“熊孩子闹腾”解决了。


4.南风效应(温暖待人)

也称温暖法则,指人际交往中,温和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觉得心理舒适,而“冰冷”的沟通方式则会让人反感。详细而言,人际沟通中要注重尊重和关心,讲究方法,温和相处。[出自法国作家Jean de la Fontaine(1621-1695)《拉·封丹寓言》预言书中的<南风北风>寓言故事。该故事中,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

案例:你希望朋友帮你做某件事情,如果你使用要求、使唤的口气可能对方不一定愿意,但如果你好好地和对方说话,夸奖一下对方,对方通常会答应帮助你,与伴侣、陌生人相处也适用。


5.酸萄萄效应(阿Q精神)

指当一个人自身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现象。[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文学家Aesop(前620-前560)所著的《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葡萄>寓言故事。据古希腊历史学家ΗΡΟΔΟΤΟΣ(前480年─前425)记载,Aesop曾是Samos Island岛上雅德蒙家的奴隶,被多次转卖后因知识渊博而获得自由,并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案例:阿Q被人打得不轻,又不敢还手,于是在心里说“总算被X子打了!”开心地抹去嘴角的血丝,头发飘逸着走了。


6.自我参照效应(这是干货,我得记下来)

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如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由美国心理学家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和Kuiper等人于1977年提出。]

案例:嘟嘟最近在学习设计,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不错的设计教程时,爱不释手,花两天时间就学完了,对其中的要点记忆犹新。


7.角 {MOD}效应(我爸是X刚)

指当一个人处于某种角 {MOD}或角 {MOD}发生改变时,通常会因这种角 {MOD}(或角 {MOD}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现象。[最早出处不详,由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在研究班级指导对"角 {MOD}“加工的意义时得到验证。]

案例:曾经贪玩捣蛋的哆哆,自从当上班长后,因为自己的角 {MOD}的转变,不仅表现得学习认真,还积极主持班里的各项事务,主动组织班级公益活动,责任感和自信心都增强了,跟之前判若两人。


8.锐化效应(观念影响认知过程)

指人的既有价值观能对其知觉具有促进作用的现象。具体而言,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在知觉对象前如被激活,这种价值观对其知觉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新西兰情绪心理学家Strongman,K.T.在其“知觉存在”实验中提出。]

案例:如从小老师就教学生要讲诚信,这就会使学生在以后的知觉过程中,按照这个诚实的价值观去判断、去知觉,该时出现那怕是十分微不足道的带有诚实信息的表现,我们就会被内隐的个性观唤醒,认为这是一个诚实的人,而且还可能具有善良、热爱、随和、温柔等品质。


9.奖惩效应(胡萝卜加大棒)

指通过对目标人行为实施外部强化或弱化手段,可影响其自身评价等心理活动,进而带来其行为的强化或弱化的现象。详细而言,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得体、适度、就事论事的惩罚措施可促使一个人对错误行为的改过等。[出处不详,一般认为是基于历史经验和心理学实验而得。]

案例:童年哆哆的父母对他的学习采取奖励与兴趣引导措施,同时对生活中较严重的过错采取惩罚措施,长大后,哆哆成了一个人格完整、好学上进的人。


| Part 2 .有关现象的效应

10.霍桑效应(被关注时自我暗示)

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心理。[由哈佛大学教授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为首的研究小组在1924-1933年间开展的实验研究提出,命名自当时研究所在的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名“Hawthorne”。]

案例:Club上,与胡侃正High的哆哆,转眼看到心中女神学姐在看自己时,立马整理了自己的衣装,变得安静、绅士起来,还礼貌的打了个招呼。


11.搭便车效应(坐享其成)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教授Mancur Olson (1932-1998) 于1965年发表的《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首次提出。]

案例:懒人村里住着很多人家,门口的马路常年失修,一到下雨泥泞不堪,但是大家都不愿自己掏钱去修,刚买新车回村的嘟嘟实在不堪忍受,自己一人把路给修了,于是,整个村子都有了整洁的路走,村里啥也没贡献的那些懒人们顺利“搭便车了”。


12.棘轮效应(由奢入俭难)

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呈现出“向上调整容易”,而“向下调整难”的现象。[可追溯中国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1019-1086)《训俭示康》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内容。现代则由美国经济学家J.S.Duesenberry在其《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

案例:哆哆从小穿惯了一线品牌的服装,突然有一天妈妈说,咱们现在家里经济困难,咱们要改穿快时尚品牌了,结果哆哆想到没法跟同学攀比了,觉得痛不欲生,每次出门都是巨大的煎熬。


13.墨菲定律(概率大于零的事,均可能发生)

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即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该事情总会(迟早)在某一时刻发生。启示人们做事情一方面要对错误保持平常心,一方面也要防微杜渐,不存侥幸。[最早源自1949年,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Edward A. Murphy的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的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1992年,由Edward A. Murphy正式提出。]

案例1:嘟嘟觉得从下地铁到上高铁只需要5分钟,结果地铁安检排队花了20分钟,上楼候车大厅的上行电梯竟然也坏了(颇有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案例2:小姐姐喜欢一位小哥哥,于是约他到家里做客,让他过来修自己刚故意弄坏的电脑键盘,并新切了果盘,准备一起打游戏。结果...这小哥哥一修好键盘,就飞奔着跟他的伙伴们打球去了。


14.野马结局(小事扩大化)

指因一些细微小事情而造成情绪的巨大波动,以致因他人的外在因素导致自己受伤害的现象。理论证明人的情绪是有成本的,情绪是人选择的结果。[源自“非洲野受蝙蝠影响而死”的故事。吸血蝙蝠靠吸取野马的血为食,原本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不至于让野马死去,但野马却因为蝙蝠吸血带来的暴怒和狂奔导致失血过多而死。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Nandi Nelson研究表明,人一生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状态,学会与消极情绪作斗争非常重要;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Robert Saye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教授Rolade Dahl都认为尊重‘生物节奏’ ,保证充足的作息规律和睡眠质量,可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生。]

案例:哆哆爸爸忘了把喝完的水杯洗了,哆哆更年期的妈妈见到立马“原地爆炸”,说哆哆爸爸不注重家庭秩序、不懂得体谅人,还要把历史上有关家庭卫生的事情拿出来数落爸爸一番...爸爸安静地在看电视,可哆哆妈妈却气的不行,打电话跟哆哆姐姐继续数落他爸爸一小时。


15.巴纳姆效应(为何不少人迷信星座?)

也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指一部分人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的现象。详细而言,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一些认知有限,或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的人往往很容易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巴纳姆效应从反面揭示了一部分人因认知缺陷而迷信星座命理学的奥秘。遗憾的是,很多人歪曲利用该理论大肆宣传“星座命理学”的有效性,这类宣传也常被称为“伪心理学”。[可追溯到古代的星相学、占星术;现代由心理学家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证明。此后被心理学家Paul Meehl以19世纪美国著名杂技演员“ Barnum ”的名字命名,源自P.T. Barnum(1810-1891)曾对自己表演总结为:“我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案例:某汽车品牌赞助某知识类自媒体节目、科学论坛等,观众容易产生该汽车与知识青年身份、群体的关联,进而产生开该汽车品牌都是知识青年的联想,一些知识分子更是坚定的选择购买该品牌的车,实际二者无任何本质联系。


16.从众效应(跟风现象)

也称羊群效应。指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由美国心理学家Solomon E.Asch(1907-1996)于1952年进行的实验证明。其结果显示,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

案例1:妮妮看到公司很多人都剪了短发,自己不顾自己脸型适合长发的事实,也跟着剪了短发,随后又后悔不已。

案例2:传说有一种面包游戏,由于面粉是垄断经营且限70袋批发,加上拍卖模式,面粉价格屡创新高。与此同时,票号印票、投机炒作成瘾,导致面包价格连年攀高。直到,一些面包尚实在卖不动了,就临时雇退休广场舞大爷大妈到面包店里表演抢购,好些消费者开心成交,其中不乏首付是“四个养老金荷包”赞助的、首付的一半是借来的...,为了维持面包价格,又推出面包限买、贵族面包、秀才面包等概念...特别有意思。


17.旁观者效应(人成群会降低责任感)

也称责任分散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多带带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的现象。[由心理学家Bibb Latane于1970年,随后在Bibb Latane和John Darley 进行的多项实验研究中证明。]

案例:一位乘客坐过了站而迁怒于司机,严重干扰了司机的驾驶状态,酿成了交通悲剧,而引人深思的是,在这位乘客与司机争吵的几分钟内,车内竟无人上前进行制止。


18.破窗效应(恶习总易被模仿)

指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的现象。[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汽车实验的结果证明。根据此实验,政治学家James Q. Wilson和犯罪学家George L. Kelling正式提出该理论,并通过《Broken Windows》一文发表于1982年3版《The Atlantic Monthly》杂志。]

案例:如果一些面户外墙上的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理,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新涂鸦。


19.鸟笼效应(为多余物品添搭档)

指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行为。[源自1907年,同时从哈佛大学退休的詹姆斯教授和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的打赌。一天,詹姆斯告诉卡尔森:“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过几日,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来了一只精致的鸟笼作为礼物。心领神会的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然而,此后每逢客人来访,看到桌上的鸟笼,都会问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但回答总让客人投以不信任的目光,最后,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打赌奏效了。]

案例:表姐给妮妮送了一只小白兔,有洁癖的妮妮习惯养花草,但不愿意养宠物,可送来的活物又没法送人,于是自己只得去楼下宠物超市给它买吃的,打算第二天送人,结果第二天没送出去,第三天放学回家,看到小兔冷的有点发抖,于是自己又给小兔买了小窝,以及一些玩具,慢慢的,妮妮竟然离不开兔子了。


20.贝勃规律(预先刺激可形成感知迟钝)

“贝勃规律”指就是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简单而言,就是一件事物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出自A.科林·卡梅伦等著的《用Stata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案例1:晚上妈妈包了羊肉饺子,哆哆吃第一个时,觉得美味极了,满足感爆棚,吃到第10个时,觉得味道依然不错,当吃到到第20 个时,哆哆觉得饺子不怎么好吃了,当吃到第25个时,哆哆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啥了。

案例2:人们对火车票价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经历这次涨价之后,如果房价涨了100万甚至200万元,人们竟然觉得涨幅不是很大。又如,公司欲裁掉公认的某影响极坏的重要职员时,应该先大范围地做一些人员调整或辞职,最后再将目标指向裁员目标,通过心理刺激降低其落差感,实现温和减员。


21.冷热水效应(巧用心理反差出惊喜)

指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标准的变化又通常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原指“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的现象”,由中国作家高兴宇提出,并发表于《演讲与口才》2001年第6期。]

案例:哆哆对市场很有信心,想给老板来个惊喜,于是在业绩目标中设定了一个较低的10万元目标,经过努力,到月底业绩总结时,哆哆完成了30万的业绩,深得老板肯定,顺利升主管。


22.瀑布心理效应(无意之词,主动“躺枪”)

某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别人十分“不平静”,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正象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溅花腾雾。[理论具体出处不详。]

案例1:996艰难创业的你听到王首付慷慨陈词“年轻人,要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一个亿”,然后你就开始想:“是啊,我们公司一帮人辛辛苦苦每年才赚300万,真的是太差劲了…”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案例2:一天,你正娴熟的打开冰箱打算顺老板的茶喝,听到不远处一声惊呼:“抓...快抓住他!”,你赶紧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掉冰箱,装作欣赏窗外的美景。回头看,老板和前台MM正在追打一只乱入公司的老鼠呢,额~虚惊一场!


23.心理摆效应(犹豫矛盾)

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坡度越大,因此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表现为多度性和两极性。[可追溯至《儒林外史》中范进的乐极生悲等文学描述,理论具体出处不详。]

举例: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同朋友聚会时热闹得快快乐乐,自己多带带一人时又孤寂得冷冷清清;出去玩一场觉得很开心,可回来后又为日常生活的单调枯燥而心烦。


24.视网膜效应(眼随心境)

指当人们产生某种特别的需要或心向时,就会对需要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或不自然的去留意相关信息,而无意识地过滤掉无关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的现象。[基于卡内基训练创始人Dale Carnegie(1888-1955)提出的一个论点发展而来,Dale Carnegie认为,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 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许多人也有类似的缺点,进而无法改善他的人际关系,生活也不快乐。]

案例:为了彰显个性,嘟嘟定了一辆稀有的原厂紫 {MOD}汽车,赢得了好多回头率。但与此同时,他每次在外面都会无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紫 {MOD}汽车,渐渐地,由于这种过度的聚焦关注,他竟然觉得身边紫 {MOD}汽车一下子多了好多,而实际上并没有。


25.安慰剂效应(喝水能治病你信不?)

又名伪药效应、非特定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基于“对治疗的预期”或“对医务人员的信任”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反应,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由美国著名医学家、麻醉师Henry K. Beecher(1904—1976)于1955年提出。该理论虽源于医学,但实际上安慰剂效应在医学界尚存争议。]

案例:春夏之交,原生都市孩纸哆哆、妮妮和同学们到野外郊游,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哆哆很高兴地接过妮妮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大口,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其实他喝的还是妮妮从城里带来的水呢。


26.多米诺骨牌效应(系统内部连锁反映)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强调的是事物间的传递性、连续性。”[“多米诺”骨牌可追溯至中国宋宣宗二年(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1849年,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并于19世纪发展成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多米诺骨牌效应”名称正源于此。1950年4月24日,时任美国总统Harry S. Truman(1884-1972)批准了一份名为《美国关于印度支那的立场的文件》,首次以政策文件的方式表述了多米诺理论的基本内涵。文件指出:“如果印度支那被GCD政府控制,其邻国泰国和缅甸也将落入GCD统治之下。”又于1954年,由美国时任总统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逐渐用于分析心理学现象。]

案例1:有一次和男友的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所有人的女朋友都化妆了,只有妮妮是素颜的。男友当下有些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从那次开始,两人就时不时有些小的争吵,后来变成了大吵,最终两人竟以骂战结束了恋情。

案例2: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扩散,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7.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半途而废或求成心切)

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的现象。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很多人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由德国心理学家Β.Β.Zeigarnik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

案例1:哆哆为了赢得游戏年度总冠军,没日没夜的打游戏,最终导致病倒在床而失去比赛机会。

案例2:妮妮觉得体型训练好痛苦,每次到点去健身房上课时,又默默地刷起了微博、抖音、知乎,最终一年下来,妮妮还是保持原样。


28.超限效应(你说够了没有?)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带给人们很多启示,如演讲时抓住听众的关键在开始的三分钟,有效的交流时间是30分钟内。此外,批评人适宜采取幽默式批评,且批评与鼓励应该同步。[具体理论研究出处不详]

案例:哆哆因为一次成绩没考好,被妈妈重复数落了半小时,也不听哆哆解释,最后哆哆气得摔门而出,半夜妈妈又不情愿地把他从同学家哄了回来。


| Part 3 .有关行为处事的效应

29.空白效应(空白产生美)

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自我补充。并且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变得更加深刻的现象。[空白效应最早在艺术领域应用,可追溯至中西方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手法,从教育视角看,可追溯至法国作家Alphonse Daudet(1840-1897)在《最后一课》中对主人翁韩麦尔先生的描写,随后用于心理学等领域。]

案例: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30.拆屋效应(人们惯于接受折中)

指先提出很大、较多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最后使双方达成协议的现象。[可追溯至鲁迅先生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的内容:“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理论首次由J.L.Freedman和S.C.Fraser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

案例:供应商一开始报价了一个很高的报价,并表示价格是底价了,当你表示已经有合作单位时,对方往往会给出一个很有诚意的惊喜低价。


31.登门槛效应(任务由易到难好推进)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与“拆屋效应”类似,也是首次由J.L.Freedman和S.C.Fraser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具体区别:拆屋效应中的目标者,对满足行动者的要求有较大预期,而登门槛效应中的目标者,对满足行动者的要求较小预期,因此导致看似矛盾的差异。]

案例:嘟嘟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他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32.关系场效应(三个臭皮匠还是三个和尚?)

在角 {MOD}群体的活动效率中,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这种由不同的角 {MOD}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中,统称为“关系场效应”。增力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减力如“三个和尚没水喝”。[可追溯至很多中西方的古代历史故事,现代理论具体出处不详。]

案例:熊和狮子联合捕到了一头鹿,在两者陷入长久的功劳之争时,昏迷的鹿醒来溜走了。


33.飞轮效应(万事开头难)

指做一件事一开始很难,可一旦我们挺过去这个难关后,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甚至不废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收获。[源自物理实验: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须花很大的力气反复地推轮子,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就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即使力量没有增加,轮子也会转得更快,后逐渐应用于商业和心理学分析中。]

案例:嘟嘟创业前期,因为资金、人才等问题,发展艰难。后来慢慢步入正轨,资本厚了、招募到了优秀的人才,事业也越来越好,一天天壮大。


34.缄默效应(限于强迫过度谨言)

指在人际沟通中,由于担心对方权威或强迫等压力,人们大都选择缄默或者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即沟通中表面言语与真实内心态度不一致的现象。缄默效应容易导致沟通信息失真,因此,在组织管理与人际沟通中应尽量减少强制、压迫的沟通方式。[可间接追溯至鲁迅的一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具体理论出处不详。]

案例:教育督察员到某问题学校调研,召集教职员就学校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由于现场有“厉害”校长出席,部分年轻老师本来准备好的一些重要问题和建议,却迫于于校长在场的压力而被迫选择保持缄默,或只挑选了一些轻微的问题进行讨论。


35.海格力斯效应(放下仇恨路路通)

是指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其启发人们,人际之间不应该在仇恨上“火上浇油”,而是要学会放下。[源自古希腊神话:一天,英雄大力士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见脚边有个很难看的袋子样的东西,海格力斯便踩了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破,并成倍地胀大,愤怒的海格力斯顺手操起一根大木棒砸那个怪东西,结果,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正当海格力斯纳闷时,一位圣者走到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案例:嘟嘟和哆哆由于误解或嫉妒,两人之间有了矛盾,这时,如果其中一方的报复心理加剧,会使对方相应扩大报复力度而陷入恶性循环。相反,如果双方能真诚沟通、消除误解,自然可以和乐相处。


36.蘑菇效应(职场新人被冷落)

指一个新进入者在一个组织里面临的怀疑、不公等遭遇,以及随后因表现差异而发展成被认可或被忽视的现象。其启示是在公司新人进入后,应该规避蘑菇效应的负面影响,避免该效应长期存在导致人才浪费、流失。[源于一个形象的比喻:“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20世纪70年,美国很多新程序员工置于不受重视的部门,干一些打杂的活,常常会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甚至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被人称为“蘑菇管理”。理论具体出处不详。]

举例: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 {MOD}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 {MOD}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


37.酝酿效应(难题不决,放松找灵感)

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往往会由于某种机遇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的现象。[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国王让阿基米德想办法确认皇冠是否被工匠参假,他冥思苦想而不得解,随后他竟然因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而把问题解决了。意大利美学家Benedetto Croce(1866—1952)指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前者是“从想像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得来的”。直觉是人脑对于对象中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它可以引导我们绕过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径通幽,以达柳暗花明的境界。美国心理学家Silveira于1971年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效应。]

案例:你正为一个广告创意无法突破而焦急不已,这时女神对你说,“要不要去楼下喝茶去呀”,你欣然同往,没想到你们聊着聊着,灵感乍现,想出了一个令甲方爸爸都拍案叫绝的好点子。


38.投射效应(以己度人)

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由美国心理学家E.A.Ross通过实验证明,时间不详。 ]

案例:衣食无忧、心地善良的妮妮总以为人们都是“正义和良善的”;靠权斗谋私发家的啖总则认为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私自利且天经地义"。


39.食盐效应(要智慧行善)

指好东西应当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如人常说的,锦上添花, 不及一次及时的雪中送炭。[原指做菜时,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却让人难以下口,后被引入教育学领域,理论正式出处不详。]

案例:嘟嘟的一个同事因为家中父亲生病,急需要借一笔钱回家,识趣的同事纷纷解囊救济,而唯独嘟嘟却希望凭借自己的关系帮助同事联系医院、医生,甚至还几次三番地要拉着同事去和医生聊聊...,


40.迟延满足效应(延迟满足更划算)

也称糖果效应。指为人们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的现象。心理学家还通过观察发现,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推测出一个人长大后的个性。[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于1960年的“延迟满足”实验提出并证明。]

案例:在一个游戏中,桌上各放着两颗糖,如果小朋友能坚持20分钟,就能得到这两颗糖,如果不能坚持,就只能得到一颗,并且现在就能拿到,自律较好的小朋友(2/3)都会选择稍微等20分钟再拿,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生活中延迟满足也可以提升幸福感。


| Part 4 .有关人际印象的效应

41.聚光灯效应(过于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又称焦点效应,指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常表现为普遍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由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Thomas Gilovich和美国心理学家Kenneth Savitsky在1999年进行的“聚光灯效应”实验提出并证明。]

举例:假设给人一件颜 {MOD}特别奇怪的T恤穿在身上,然后让他到一群人里面去走一圈,他一般会自认为有50%的人在关注他,而事实上只有20%的人而已。


42.黑暗效应(朦胧场景好约会)

指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具体细节不详。]

案例:叫你大白天街上表白,知道为什么现在还单身了吧。


43.名片效应(一面遇知己)

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由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Ш.АН.адирашвили提出,具体时间不详。]

案例:经历几次面试失败的哆哆,在最近一次应聘之前,仔细打听了该公司老板的情况,发现这家公司的老板以前有着与自己相似的求职经历,于是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果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最终被顺利录用。


44.人际吸引律(各种原因的相互吸引)

指因各种因素导致个体与他人之间形成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由“卡内基训练”创始人Dale Carnegie(1888-1955)提出。]

人际吸引律分为以下六种:接近吸引律(双方存在着诸多接近点,相互吸引)、互惠吸引律(双方因能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而相互吸引)、对等吸引律(因对方喜欢自己,而导致自己也喜欢对方)、诱发吸引律(由自然或人为环境等引发的吸引)互补吸引律(双方因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互补时,而引发的相互吸引)光环吸引律(因能力、特长、品质或社会知名度高等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

案例:一次活动中默默与你相聊甚欢,对你赞赏有加,于是你也表现除了对他的好感,结果你们都加了微信,成了好朋友。


45.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很重要)

也称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先入为主效应。指人们通常对一个人最初接触时的信息形成“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此人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由美国心理学家A.S.Lochins(1907~1996)于1957年通过实验证明。]

案例:如小销售新手哆哆,谈业务时总是衣冠整洁、谈吐细致礼貌,虽然有些技术细节不熟,但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深得客户好感,也让他顺利签了单。


46.近因效应(新印象是可以塑造的)

也称为“新颖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新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对他人最新的认识掩盖了以往形成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由心理学家A·卢琴斯于1957年根据实验首次提出;1964年,心理学家C·梅约和W·克劳克特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

案例:毕业后10年未见面的老同学,聚会上你一眼就认出了她/他;而且最熟悉的记忆除了最要好的时刻,多半是临别时的情景。


47.刻板效应(湖南人爱吃辣)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由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1923-)于1965年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

案例:基于对博士“学识渊博”的印象,人们一般认为博士肯定无所不知,或者一定写字很漂亮,其实多数博士更多的是在一个领域的专注精通,而不是常人以为的知识广度的积累;而且也不一定就写得一手漂亮字呢。


48.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

也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基于根据自身的个人喜好出发,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使得最终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现象。[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dward Lee Thorndike(1894-1949)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随后美国心理学家K.Dion、Harold Harding Kelley (1921-2003)、Richard E.Nisbett(1941-)相继通过实验证明。 ]

案例:俄国作家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并和她闪婚。婚后才发现两人差别巨大,当普希金每次与她分享自己的诗作时,她总是毫无兴趣、心生排斥,相反却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豪华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学巨星就此陨落。


49.多看效应(日久生情)

也称曝光效应,指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由心理学家查荣茨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

案例:你天天跟公司小姐姐(或小哥哥)一起打羽毛球、一起上下班、还常周末逛街,嗯...然后竟然在一起了。


50.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也叫“磁铁效应”,指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可追溯至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宙斯把人劈成两半后起怜悯之心,又促使他们结合”的神话传说;心理学领域,可追溯至19世纪西格斯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用精神分析法解释生物繁衍过程中的心理伴生现象,他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动物性的本能,且同时具有一定社会心理学特征,表现为与异性相处时,人们彼此间会产生无形的心理约束力,从而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案例:公司一开始程序员基本都是男孩纸,时常加班让大家十分痛苦、颇有怨言,后来公司招聘了很多女纸程序员一起加班,男程序员竟然没再抱怨,有时还主动延长加班时间呢。


更新注释: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于2019年12月补充了理论背景(出处/发现者/提出者),2020年3月、11月微调了摘要与部分案例,2022年4月更正了“异性效应”的理论历史部分内容。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