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口头辞职也没有书面辞职可以吗?

144
提问者
2023-03-16 08:30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984回答 4

不可以的。法律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短期工,临时工,那就可以不用辞职了。#p#辞职、自动离职(又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6 08:58.采纳回答

家里添了两口人,一下子变得热闹许多。
  绿儿和红儿到底来自宁化本地,不管是口音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惠娘、周氏等一般无二,很快就适应了丫鬟的新身份,虽然她们不识字,很多东西要慢慢学,但最重要的是她们能分担药铺的部分工作,让周氏和惠娘这两位掌柜轻省不少。
  一众女人中,识字的只有惠娘和小玉。
  惠娘是药铺大掌柜,很多时候不都在,小玉在五个丫鬟中的地位变得突出。不过小玉平日不太会说话,也不喜欢使唤别人,见此状况宁儿主动站了出来,有什么都是她带着做,俨然成了丫鬟中的领班。
  很快到了八月,盛夏逐渐过去,天气渐渐变得凉爽。虽然进学已经一年了,但沈溪的课业并没有变得繁重,他每天有大把空闲时间完成连环画的原画,还可以进行一些稀奇古怪的实验。
  老太太李氏接管并让沈溪二伯沈明有经营的茶肆如今已入不敷出,陷入倒闭的边缘,就连之前还能依赖的夜场说书,到后面百姓也不再买账,城里到处都有说书的,甚至也添加了夜场搞起了竞争,此消彼长之下,茶肆的辉煌就此一去不返。
  八月初四,老太太带着沈明有到沈溪院子,由于提前打过招呼,沈明钧早早地便下工回家,就连周氏也被从药铺唤了回来。
  “……你二哥不太会做生意,所以才会出现现在这种状况,但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有主动分担和帮衬过吗?如今你大哥在外面租客栈住,每天都要花银子,老幺和老幺媳妇就不能帮忙分担些么?”
  沈溪拉着林黛的小手,躲在院子门外,听老太太数落老爹老娘。
  生意好的时候李氏觉得这是家族生意,应该让她这个一家之主接手交给“能干”的二儿子沈明有来经营,让沈明钧这个茶肆的创立者专心在王家做工,一个月赚来五六百文钱来贴补家用。
  现在生意黄了,老太太终于承认二儿子“不太会做生意”,却把事情往沈明钧夫妇身上推。
  倒不是说李氏厚此薄彼,老太太心如明镜,头一个月赚的钱减少还可以说是投资导致,但接下来两三个月交到她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她便请大房那边的人帮忙查了下账。当她发觉二儿子好逸恶劳还贪污账面上的钱,心中顿时后悔不已。
  但碍于一家之主的面子,她不愿服输,到底她重振家业的大计要寄托于茶肆上。自那以后,李氏便加大了对沈明有的监管,有时候甚至亲自去茶肆坐镇,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意依然一天不如一天,如今已经撑不下去了。
  李氏怕沈明钧夫妇拿这事来质疑她当初的决定,所以过来就先用话把小儿子夫妻的嘴给堵上。
  也是李氏把事情想得太过复杂,沈明钧对老娘孝顺到言听计从的地步,连当初茶肆的经营权被拿走都没吱声,更别说现在对李氏有什么不满了,而周氏则完全把精力放在如何管理好药铺上,偶尔关注下印刷作坊,心态放得很开。
  沈明钧听了李氏的话,苦着脸:“娘,我和娘子每月从王家和药铺挣来的工钱,都上交给您了,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帮衬茶肆和大哥一家。”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之后李氏马上来脾气了:“那你的意思是……娘为难你了?”
  周氏赶紧说和:“娘,您千万别误会,相公他没顶撞您老人家的意思,其实……媳妇和相公每月赚多少钱,娘应该清楚,不该再对我们有更多要求。”
  沈明钧和周氏申辩两句,想让李氏放过他们一家,但这话入了老太太耳后很不受用。
  李氏黑着脸:“是,知道你们两个有本事,茶肆在你们手上,就算管得少,也能每天都赚大把的钱,现在交给你们二哥,天天都赔,还要你们拿钱来填补。本来我以为生意只是暂时的困难,可现在既要养活那些伙计,还要交租金,早已是入不敷出,我看不如直接关门了事。”
  沈明有一听急了:“娘,您就这么把铺子关了,不是把咱家的希望给断绝了吗?”
  沈溪心想,好吃懒做的二伯绝对不是为了家族着想,而是怕铺子关门后他又得回乡下务农,从此又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要不怎么样?”李氏对沈明有发起了脾气,“你倒是说说,为何茶肆到了你手上,这生意就每况愈下?”

2楼-- · 2023-03-16 08:39

不可以的。法律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短期工,临时工,那就可以不用辞职了。

3楼-- · 2023-03-16 08:46

今天的中国经济
1.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
① 技术是未来创新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十几二十年前,那些做生产性创新的企业当时很寂寞,但他们不做套利,不做价差,不做资产负债表扩张,坚持投到从未来看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上,笑到了今天。谁在这方面更早发力,谁在今天就能有收获。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企业家内心的逻辑和未来发展的潮流方向是否一致、是否相互关联决定的。
② 价值创造的根本逻辑
整个中国经济和投资的基本逻辑,正在从负债驱动型的资产升值、追逐套利、寻租、价差的扩张逻辑,走向以生产性创新和竞争力为主导的价值创造逻辑。
由于中国城镇化率还只有60%多,存量商品房有两三百亿平方米,每年即使更新3%、4%,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房地产还是有发展的空间,还是一个大行业。但是从大逻辑来看,从各类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开发贷以及居民按揭贷款的上限“封死”,可见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就是金融资源对房地产的支持有了一个明确的天花板。
中国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比欧盟平均水平高,金融资源不能再更多地用于与资产负债表扩张相关的东西。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拉响了警报,提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和防风险等等。那一年有些房企的骄傲达到了历史峰值,后续还接着扩张资产负债表扩张,现在就难以为继。就算做的再大,无非意味着将来倒的时候占地面积比较大。
这就是企业发展逻辑错误导致的后果。
2.目前中国经济的三个问题
中国经济肯定是有问题的,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三条:
① 需求收缩
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按道理需求已经还很大,但开始收缩了。
② 供给冲击
从过去一两年出口高增长来看,冲击供给主要并非外因所致,应该更多找内因。比如政策叠加导致的“合成谬误”。
③ 预期软弱
中国经济有问题,有些并非经济本身的问题。中国经济不能靠隔三差五的座谈会去鼓劲,而应该让企业家和市场经济主体有预期、有信心,愿意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去发展。
二、国运大逻辑及企业家责任
1.中国大周期背后的逻辑
① 国运周期与“十四五”规划
过去几十年,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来看,可谓“十倍速增长”,1978年占1.7%左右,2020年占全球17.4%。
1978年中国GDP占美国的6.5%,2001年是美国的1/7,2008年是其1/3,2016年美国大选,中国GDP是其60%左右。大选后四年美国开始打压中国,但目前中国GDP是美国的3/4左右,不降反升。
接下来几十年,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看很清晰,接下来三个五年计划从2021年开始,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再有三个五年规划,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从未来战略导向看,强调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对外开放、大循环,并没有掉头和转向。
但是在这个大周期里,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变化,比如地产去金融化、医疗去市场化、教育去资本化、媒体去非公化、互联网平台去垄断化、媒体去流量化、娱乐去庸俗化、中小学生去网游化。
大周期里的逻辑变化也需要高度重视。
② 共同富裕背后的逻辑过去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也强调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后面那句话也许更加重要。追求共同富裕是有社会基础的,因为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2/3的人月均收入在三千块钱以内。
去年有几个月,网上针对某家上市公司及其创始人开展巨大争论,把企业界曾被公认为教父级的人物在网上群殴。很多群殴都不顾事实和逻辑,但确实说明了民情的变化。
因此今天企业家无法回避社会和民众的吁求,无法回避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我接触过一些供应商,他们说外企是60天准时付款,而中国企业是6个月付款,还是商票,有时还拖延。这就是对利益相关方的不负责任。
现在做企业只想赚钱而缺乏利益相关者意识是走不通的。一旦被社交媒体曝光就是社死,无论谁,无一例外。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诠释是辩证的。
一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四是坚持循序渐进。
同时也提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

4楼-- · 2023-03-16 09:01

辞职、自动离职(又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行为。在《劳动法合同法》实施之后,也就是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与辞职、自动离职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运用主体不同。

解除劳动合同的运用主体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劳动者。而辞职、自动离职的运用主体只是劳动者。

2、适用原因的性质不同。

解除劳动合同适用的原因是双重性质的,既有惩罚性的,又有非惩罚性的。而辞职不具有惩罚性,自动离职往往是劳动者的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劳动者合同期内能辞职吗

辞职权是指劳动者享有的法律规定的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中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是分两种情形的,一是一般情形;二是特殊情形。

一般情形是指《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在一般情形下,劳动者行使辞职权不附加任何实体意义的条件。劳动者在某一用人单位工作后,由于主、客观原因,只要不愿在该单位继续工作,即可行使辞职权,但要受三个程序意义上的条件制约。

1、要有书面形式的通知;

2、该通知必须送达用人单位;

3、该通知必须提前30日送达用人单位。

特殊情形是指《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在此情形下,劳动者行使辞职权同样不附加任何实体意义上的条件,但仍有两个程序意义的条件。

1、要有通知。该通知的形式,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可以理解为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可以本人亲自通知,也可以委托他人通知。

2、该通知应当送达用人单位。

综上,劳动者在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下解除合同都需要通知单位,这是共同点,区别是第三十二条规定所列的特殊情形下可以不必提前30天通知单位。

今天的中国经济
1.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
① 技术是未来创新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十几二十年前,那些做生产性创新的企业当时很寂寞,但他们不做套利,不做价差,不做资产负债表扩张,坚持投到从未来看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上,笑到了今天。谁在这方面更早发力,谁在今天就能有收获。今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企业家内心的逻辑和未来发展的潮流方向是否一致、是否相互关联决定的。
② 价值创造的根本逻辑
整个中国经济和投资的基本逻辑,正在从负债驱动型的资产升值、追逐套利、寻租、价差的扩张逻辑,走向以生产性创新和竞争力为主导的价值创造逻辑。
由于中国城镇化率还只有60%多,存量商品房有两三百亿平方米,每年即使更新3%、4%,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房地产还是有发展的空间,还是一个大行业。但是从大逻辑来看,从各类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开发贷以及居民按揭贷款的上限“封死”,可见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就是金融资源对房地产的支持有了一个明确的天花板。
中国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比欧盟平均水平高,金融资源不能再更多地用于与资产负债表扩张相关的东西。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拉响了警报,提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和防风险等等。那一年有些房企的骄傲达到了历史峰值,后续还接着扩张资产负债表扩张,现在就难以为继。就算做的再大,无非意味着将来倒的时候占地面积比较大。
这就是企业发展逻辑错误导致的后果。
2.目前中国经济的三个问题
中国经济肯定是有问题的,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三条:
① 需求收缩
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按道理需求已经还很大,但开始收缩了。
② 供给冲击
从过去一两年出口高增长来看,冲击供给主要并非外因所致,应该更多找内因。比如政策叠加导致的“合成谬误”。
③ 预期软弱
中国经济有问题,有些并非经济本身的问题。中国经济不能靠隔三差五的座谈会去鼓劲,而应该让企业家和市场经济主体有预期、有信心,愿意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去发展。
二、国运大逻辑及企业家责任
1.中国大周期背后的逻辑
① 国运周期与“十四五”规划
过去几十年,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来看,可谓“十倍速增长”,1978年占1.7%左右,2020年占全球17.4%。
1978年中国GDP占美国的6.5%,2001年是美国的1/7,2008年是其1/3,2016年美国大选,中国GDP是其60%左右。大选后四年美国开始打压中国,但目前中国GDP是美国的3/4左右,不降反升。
接下来几十年,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看很清晰,接下来三个五年计划从2021年开始,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再有三个五年规划,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从未来战略导向看,强调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对外开放、大循环,并没有掉头和转向。
但是在这个大周期里,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变化,比如地产去金融化、医疗去市场化、教育去资本化、媒体去非公化、互联网平台去垄断化、媒体去流量化、娱乐去庸俗化、中小学生去网游化。
大周期里的逻辑变化也需要高度重视。
② 共同富裕背后的逻辑过去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也强调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后面那句话也许更加重要。追求共同富裕是有社会基础的,因为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2/3的人月均收入在三千块钱以内。
去年有几个月,网上针对某家上市公司及其创始人开展巨大争论,把企业界曾被公认为教父级的人物在网上群殴。很多群殴都不顾事实和逻辑,但确实说明了民情的变化。
因此今天企业家无法回避社会和民众的吁求,无法回避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我接触过一些供应商,他们说外企是60天准时付款,而中国企业是6个月付款,还是商票,有时还拖延。这就是对利益相关方的不负责任。
现在做企业只想赚钱而缺乏利益相关者意识是走不通的。一旦被社交媒体曝光就是社死,无论谁,无一例外。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诠释是辩证的。
一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四是坚持循序渐进。
同时也提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