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空置率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44
提问者
2023-03-16 08:05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814回答 4

不同意。根据报告,现阶段,“住有所居”的量化指标可分为数量、质量和可支付性三方面,即反映中国城镇家庭居民“有房住”“住好房”“住得起”三个层面的不同需求。在数量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6 08:35.采纳回答

首先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一定空置率不能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这所谓的说法就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凭空想象出来的结论。既然控制率存在,为什么房价还是不降,大部分百姓依然住着几十年的老房子而不是去购买新房,其实还是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房。

住房空置率其实直接反映的就是住房市场的质量,空置率越高,房地产市场越萧条。空置房不是一个人买了很多房,而是根本就没有人住过的房。

导致房子控制原因有三。

1,价格昂贵,一个普通家庭需要打拼多年才勉强购付房子的首付,消费者在购买时非常谨慎,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出决定。

2,房子是一种非常不同的商品,消费者试图找到中意的房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3,房子是一种隐藏大量信息的复杂商品,为了达成交易,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有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

导致控制率提高,而房价居高不下,只要是因为空置房大部分都掌握在炒房者手里,炒房者有意识的控制楼市有效供应,所以尽管整体来看房子供应过剩,但流通市场的房子依旧紧张,房价自然上涨。

空置率不能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房住不炒才是合理的,如果国家调控措施可以落实,房子才能真正回归住宅本性。

2楼-- · 2023-03-16 08:35

一定得空置率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确有其说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一部分的住宅空置是有其合理性的,住宅市场是有流动性的,不可能做到每套住宅时时刻刻都有人居住,尤其租赁住宅客观上就要有一定的空置,以保持更新维护和对新增人口的接纳能力。

这部分空置可以称之为“自然空置率”。此外,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部分用于旅游度假的房产其实也无法做到实时居住。

但另一方面,过多的住宅空置确实是对资源的浪费。

在陈杰看来,部分房屋之所以空置,一方面是因为持有成本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的租赁市场仍待完善,部分城市的租售比也比较低。



赵秀池也提到,房屋空置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原因是房屋供大于求,其次在住房销售出租过程中有不可避免的空置期,即“供给和需求的时滞”;再次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度假、休闲用房的出现导致自己的住房空置,还有为了孩子上学去租房住,自己的住房可能处于空置状况等。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5%为适度空置率,商品房空置率在5%至10%之间为合理空置范围,商品房供求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房地产“泡沫”空置率的控制警戒线为10%,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销售的力度,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空置率在10%至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空置率在20%以上为商品房严重积压区。



赵秀池表示,空置率从理论上讲可以理解为住房供大于求,有无人居住的房屋。但有一定空置率,也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了,是居住生活更美好的表现。

不赞同

既然空置率提高了,为什么房价还不降呢、相对于前几年来说现在的房价普遍降低了,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并没有上涨,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买房。

住房空置率直接反映了住房市场的质量。 空置率越高,房地产市场越冷。空置房屋不是一个人买了很多房子,而是根本没有人住过的房子。

房屋空置率是指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房屋空置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一般来说,我们常说的房屋空置率有两种:一种是指已售房屋的空置部分,主要关注现有房屋的利用率;另一套房子已经完工,还没有出售。

房子空置的三个原因:

一是商品房价格昂贵。通常,一个家庭需要储蓄很多年。消费者在购买时非常谨慎,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出决定。

二是商品房是一种非常不同的商品,消费者总是试图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房,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三是商品房是一种隐藏大量信息的复杂商品。为了达成交易,开发者和消费者之间有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

基于以上三点,商品房空置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摩擦性空置和市场空置。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这些空置房大部分都掌握着炒房者手里。炒房者有意识地控制楼市有效供应,所以尽管整体来看房子供应已经过剩,但流通在市场上的房子却依旧紧张,房价自然会上涨。

其实,对于空置房的探讨在近十余年间未曾停歇,住房空置率的多少普遍牵动着大众的神经,“住房空置率的高低”也被认为是衡量楼市泡沫的重要指标。

毕竟大部分人都只有一套房,或者没房,而少部分人的房子比较多。
很多年轻人租不起商品房,只能住城中村,而另外那边却有大量的商品房空置在那,既不卖,也不租,就扔在那。
这本身也就是一种资源的错配了。

3楼-- · 2023-03-16 08:48

不同意。根据报告,现阶段,“住有所居”的量化指标可分为数量、质量和可支付性三方面,即反映中国城镇家庭居民“有房住”“住好房”“住得起”三个层面的不同需求。

在数量、质量方面,报告称,当城市的住房套型面积基本稳定时,通过人均住房面积可推算户均套数和人均间数。同时,人均住房面积大意味着居住条件好。因此,人均住房面积既是衡量是否“有房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住好房”的重要指标。

基于居住空间需求尺度,该报告将中国城镇家庭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为底线标准(13m)、提升标准(20~30 m)、舒适标准(30~40 m)。

对于个人和具体家庭,报告认为,“住有所居”面积标准宜参照底线标准。只要某个人或某个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高于底线标准,就可以认定个人或家庭住有所居面积达标。如果实际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底线标准,就应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不能低于底线标准,所有获得住房保障的个人和家庭皆实现‘住有所居’面积达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微观层的住有所居面积标准可适当提高。”报告称。

对于人口集聚区(城市、县城),报告认为,住有所居面积标准区间(20-40平方米)适用于所有城市。如果某城市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20平方米,就可认定该城市住有所居面积不达标;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鼓励贪大求洋的住房消费模式,因此设定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0平方米的上限。

但某个城市住有所居面积达标,并不能确保每个人或每个家庭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都达到城市目标值。报告表示,城市住房面积目标值可以理解为一般家庭应居住在多大的房子中,作为个人或家庭的引导性住房面积标准,对城市规划、土地供应、住房建设消费起引导和约束作用。

对于城市群、省、自治区、国家,报告认为,住有所居面积达标城市所占比例、住有所居面积达标家庭比例(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个人或家庭所占比例)、引导性住房面积达标家庭的比例(住房使用面积达到城市目标值的个人或家庭所占比例),才是有社会价值的住房政策指标。


除了人均住房面积外,报告还从住区与住宅建筑的角度综合考虑,提出涉及安全健康、生活舒适、绿 {MOD}智能三方面、12项“住有所居”的质量指标

4楼-- · 2023-03-16 08:56

一定的空置率。不一定能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这种说法。不是太靠谱。空置率过高。只能说明房子过剩。但不见得就是居民住房水平提高了。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三线的城市。房子的空置率真的是很高的。往往控制的都是一些大面积的。或者一些别墅累的。很多都在那空置。这能说明是居民住房水平提高了吗?不是。而是因为很多人根本买不起这些大面积的房子。即使买的大面积的房子。也承担不了大面积房子过后的各种费用。房子面积越大。物业费。采暖费。相对组更高。因此由于普通人的收入没有那么高。所以。根本不想买那么大的房子。而只是买一些小面积的房子。来维持日常的居住。毕竟小面积的房子。物业费也好,采暖费也好,都比较少。有的时候你没有那么高的经济收入。自然就不会去住那么大的房子。只要一家人够住就可以了!
同时大面积的房子。在购买的时候。同样也需要一大笔钱。你及时贷款买房子。那么你的还款也是压力比较大的。因为你贷款的多,自然需要还款就多。而且利息也很高。所以房子空置的多。并不是居民住房水平提高了。如果做一个统计,所有控制的房子都是小面积的。而大面积的房子都有人居住。那还可以理解为居民的住房水平提高了。其实住大房子谁不想啊!家里特别宽敞。浴室大一点。客厅大一点。卧室也大一些。谁都想这样但是事与愿本毕竟普通百姓没有那么高的收入来养这么大的房子?因此一些大面积的房子控制。没有什么可比性。只能说明。百姓消费不起。买不起这么大的房子因此才空置着。
我所说的这还是一个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高得更是离谱。普通百姓更是买不起。所以房子才在那控制着。而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在一线城市拼搏的人。都是租房子住。租的房子都是比较小的。也都是比较陈旧的。因为只有这些小房子或者年头比较老的房子。价格才能低一些。才适合普通百姓去居住。
不管怎么说?房屋的空置率高不能说明。居民的住房水平提高了。这种说法完全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