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与人主体性的关系

144
提问者
2023-03-16 00:05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728回答 1

[内容提要]人的主体性问题是哲学研究尤其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人的主体性紧密融合,主体性的依存条件、表现方式和实现形态都发生了历史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6 00:31.采纳回答

 [内容提要]人的主体性问题是哲学研究尤其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人的主体性紧密融合,主体性的依存条件、表现方式和实现形态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呈现出信息时代所特有的新型表现形态,主体性的提升使人类得以更加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主体性;发展;表现形态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1]它的发展与每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步入信息时代,人的主体性继承了自身固有内涵与属性,同时呈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技术作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的延伸以及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增强了主体的认知能力,扩大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主体活动的实践方式,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提升。
  一、主体认知活动的拓展
  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与创造,是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常常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了主体理性和智慧的高度发展与自觉,主体的认知能力极大提升,认知领域不断拓展,知识应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明显增强。
  (一)认知能力获得技术性特征。主体的认知能力[2]是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并受所处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认知过程开始于感性阶段,人们通过感性认识形成对事物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直观反映。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集动感、视听为一体的信息世界,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听感觉器官,为人们具体、生动、形象地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手段。知性能力是对主体感性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抽象的分析过程”。信息时代,知性能力突出地体现为对社会发展进程中新事物、新现象进行理论探索、凝练、概括和分析的能力。通常,对概念、范畴的界定是由理论工作者来完成的,而借助网络的力量,知性所关注的概念和范畴越来越广泛地由大众参与和完成,反映出社会和人类知性能力的普遍提升,也构成了信息时代主体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理性能力是在更高层次上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反映在人脑之中,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全面理解和掌握的能力。随着“人—机”一体化的虚拟思维逐步取代实物思维,人类开始运用交互、非线性、动态联系的方式认知世界。人们不仅事先计划了实践的方案,而且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进行预实践,这为人类探索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打开了多种可能性空间,真正实现了主体的理性自由。
  (二)认知领域实现网络化延伸。以往人类的认识受到主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而网络空间是计算机创造的维度,在这个空间的框架里,知识的各个要素,例如文字、数据、符号等都得到了精确的记忆、存储和控制,这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知识共享环境,让每一个认知主体都可以随意地组合信息与知识,实现了一种“柏拉图式的认识论”。[3]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空间还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现代空间认知的新方式。在康德看来,空间是人类心灵对外的直观形式。感官对象的经验的直观,其基础就是时空的纯直观,所以,对空间认知的关键在于对事物直观的感性形式的把握。虽然这种空间观从本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康德把感受的形式看成是先行于对象的实在现象),却对人们把握网络空间富有着启发意义。当人们进入网络空间,首先会对对象世界产生一种感性形式的认知,并直接从这种形式中获得一种空间感。感受空间意味着感受形式,认知空间意味着认知形式。因此,网络空间特有的构成方式,使人们拥有了一种重新探讨空间的认知方式。值得说明的是,网络空间不是先验的,它在构成方式上依然体现为人类经验的逻辑化、技术化,它所表现出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也不是对现实物理空间的抛弃,而是对其的进一步扩展和延续。
  (三)思维模式发生超现实性转变。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农耕时代,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生存和发展空间十分狭窄,人们大多以自身为参照系,高度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以面向过去为主的后馈思维模式。随着工业社会较为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人们打破了农耕时代相对封闭、隔绝的社会关系,开始寻求共时态的外在参照系,造就了人类以面向现实为主的思维模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迈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只有创新才能带来信息的增值和知识的更新,它促使人们开始寻找面向未来的参照系,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面向未来为主的具有创造性和超现实性的动态思维模式。
  以往时代,人类也曾通过想象、联想等途径开展具有创造性和超现实性的思维活动。然而,这种思维活动的创造性仅仅以基数倍增长,超现实性也仅仅是个别的、有限的、不系统的,单纯实体型思维方式[5]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绝对依赖,形成了网络化的、交互性的、生动可感的思维活动,创造出一种“关系实在”、“技术实在”。思维的技术化中介系统从以往的工具构成演变成数字化实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也相应地由本体式、终极式思维方式转变为主体互动式思维模式,人类真正拥有了一种动态的、关系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二、主体交往活动的变迁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人们不断进行着多样化、交互性的交往活动,进而形成了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信息时代,网络交往发展了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更加丰富的社会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主体在全新的虚拟世界中与他人进行普遍的交往,而且有利于主体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我。
  (一)交往方式的多样化。交往方式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人类实践水平的制约,不同的交往方式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交往关系。与农业社会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以及工业社会以业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不同,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形成的网络技术又创造出一种以网缘关系为主的新型交往方式。信息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采取间接的网络交往方式。电子邮件、BBS、即时聊天软件等新型网络交往工具的出现,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多样化交往手段,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成为人们心灵沟通、思想交汇、信息传播、情绪宣泄和感情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交往发展带动着人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人类交往关系的日益丰富,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素质以及道德修养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断提高。  (二)交往模式的交互性。在现实交往中,交往的主体不管是个人还是共同体,交往的方式不管是物质交往还是精神交往,都必须建立在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交往的双方既是交往的主体又是交往的客体,体现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即主体与特殊客体之间的互通共融。以往时代,由于交往时空和主体身份、地位的限制,人与人之间常常需要借助于传统大众媒介获取有用的信息。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单向的传播交往方式,受众在交往过程中的能动性非常微弱。网络交往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向传播交往法则,实现了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直接双向交流,人与人之间真正形成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新型网际关系,人们拥有了更多与外界自由交往的机会,并且赋予了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体现了人类生命之自由。
  (三)交往时空的无限性。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个体交往的历史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历史。从本质上说,交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普遍性。然而,只有当生产力得到普遍发展,并且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个人所代替时,交往才能成为普遍的交往,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当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成为可能。
  从个体交往来看,利用网络交往手段,无论人们身在何处,只要拥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助于人们对发生的事情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这是人的能动性提高的重要表现。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交往对象表达的内容越来越成为主体关注的焦点。在网络中,人与人不仅可以进行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这极大丰富了主体间精神文化层面的交往,增强了交往的开放性与社会性,促进了主体在更加广泛的交往合作中不断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从全球交往来看,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已经把人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有效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壁垒,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伴随人类的社会交往跨越到全球性交往,人类的交往史也逐渐转变为世界的交往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交往身份的平等化。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6]就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和自由发展。网络交往的出现,克服了现实社会中由于分工不同所造成的人的发展机遇、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不平等问题,每一个交往的个体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任何一个现实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多种形象和身份出入虚拟世界,与拥有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龄性别的人进行交流,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自由交往。而且由于主体身份的隐私性,置身于虚拟世界的每一个主体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自由地发表对某个问题的最真实的理解和看法,主体真正拥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个体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展现,这为主体更好地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个性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主体实践活动的超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的实践形式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人们不仅致力于改变和创新一个更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正在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对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虚拟世界,这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了条件,实践的创造性尤其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突出地展现出来。
  (一)提升了主体的物质生产能力。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文化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也从“物质”、“体能”主导逐步转向“信息”、“智能”主导。“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事实上,它更是一门渗透性极强并且囊括多种单元技术的综合性高科技。”[7]计算机、互联网和微电子等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传统的制造业、金融贸易、交通通讯、医疗教育、大众传媒等领域,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人类的生产力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着以网络经济、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它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金融、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并且,信息技术的便捷性、高效性使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经济模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交易的成本和时间大大节约,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参加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和社交等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人们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推动了主体性的有效提升。
  (二)增强了主体的精神文化生产能力。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还从事着创造精神文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精神文化生产是一种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生产实践,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和意识过程,表现出实践主体的复杂思维运作的能动创造性。精神文化生产有自己的独立领域,主要包括科学、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它不仅需要可供人脑加工的各种物质材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而且其活动的结果也必须表现为能够供社会享用的精神文化产品。
  在科学技术领域,精神文化生产的基本形式是科学实验。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实验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要途径。20世纪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新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发明与应用都是精神文化生产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鲜明地表征着现代社会人的主体实践形式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信息时代也正由此开启。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信息技术特别是虚拟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相互关系,使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具有超现实性,人类创造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与从事研究的方式方法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思想实验、模拟实验和模型设计等方面。以思想实验为例,它是理论家在头脑中进行的纯粹、理想化的实验操作和控制,并通过对理想化对象的感知和描述,发现和获取科学事实与自然规律的思维活动。由于研究问题的高度理想化,思想实验常常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然而,虚拟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可能成为现实。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们可以模拟出理想化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进行探索性活动。同时,利用虚拟技术,人们也可以对某项思想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从而使原本在思维中进行的实验成为“现实”实验。人们从事的虚拟实践活动也摆脱了对人的本质力量和外部自然世界的依赖,超越了实体和物理空间的限制,具有主体的自我超越性和超自然性。  (三)开拓了主体虚拟实践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总是以物质性的事物作为客体发生于现实的时空之中。而在信息时代,一种“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8]得以产生和发展。它使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渐由过去以实物和能量为基础的物理活动平台,转移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虚拟活动平台。虚拟实践的种类很多,集中体现于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具有仿真性和模仿性的虚拟实践活动,另一种则是更进一步具有探索性和创意性的虚拟实践活动。
  作为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实践形态,虚拟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的内涵,特别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和本质,破除了人们在实践观问题上的“物质生产崇拜”、“客观性崇拜”、轻视主体能动性等倾向,并且充分证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单纯地只是主客体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而是至少包含着主客体间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复杂多样的活动过程。同时,虚拟实践的出现还打破了传统的实践与认识、行与知的严格区分。传统的实践理论往往强调实践过程的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要求人的意识和观念借助于人的身体、环境条件和中介系统,现实地作用于客观对象。而对于仅仅产生于在思维、意识和逻辑之中,并未真正“见之于客观”的事情,则属于认识范畴。虚拟实践的出现革命性地拓展了人类实践的范围,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形态,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郭 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
  [2]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三重划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中提出:“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做感性。所以,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但这些直观通过知性而被思维,而从知性产生出概念。”同时,他把理性视为最高的认识的综合能力。“把理性当做是在原则之下得到知性的规则的统一性的能力”;“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
  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3]虚拟哲学家迈克尔·海姆曾在他的著作《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中说:“网络空间作为一种产物是属于柏拉图主义的。”在柏拉图看来,人类经验世界所指向的那些对象物,不过是人类自身固有的思想向外投射的结果而已,是理念世界的产物。而人类的认知过程只能通过思维的逻辑过程,通过心理上的回忆才能认识经验世界中的对象。所以,网络空间作为人类逻辑理性的产物,部分具有柏拉图的理念性质。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5]在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其主导性思维方式是以追求终极存在、永恒本体和绝对真理为目标的单纯实体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从初始本源去推论现存事物,从两极观点去追求单一本性。参见: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50
  [6]许美玲.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7]孔 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59
  [8]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0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