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美国国债对于中国的利弊 。

144
提问者
2023-03-15 19:35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980回答 2

非常不利。虽然现在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但是在尼克松上台后,美元已经与黄金脱钩,这使得美元严重超发,不难发现美元从以前到现在是在波动式下跌。因为它是结算货币突然下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5 20:35.采纳回答

[经济学论文]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利弊分析国债, 美国, 中国, 利弊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摘要: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国债,美元贬值,外汇储备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现状   (一)持有量暴增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中国逐渐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从1972年到1999年底,由于缺少外汇,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等原因,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较少,而且基本上没有形成较大的持有量。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后,2000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仅仅600亿美元,但是从2001年开始这个数额开始了迅猛增长,到2009年5月已经达到了8015亿美元。   (二)金融危机后加速持有美国国债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不仅没有减持美国国债,反而加速持有美国国债。2008年9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4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债权国。2009年5月中国又增持了38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量达到8015亿美元。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单年增加持有量达2498亿美元,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单年增持纪录。2009年1月和2月中国外汇储备分别减少326亿美元和14亿美元,但是中国在这两个月分别增持了122亿和4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三)逐步调整美国国债持有结构   目前中国依然在持续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但净增持规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显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分别为242亿、361亿、42亿美元;增持美国短期国债分别为-110亿、470亿、1050亿美元。2009年5月,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40.3亿美元,增持短期国债339.7亿美元,这表明中国5月所购入国债以短期国债为主。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原因剖析   (一)资金来源—改革开放外汇储备迅猛增加   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美国国债持有量结合起来分析可知,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持有的美国国债越多,即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是购买美国国债。2001-2008年,中国每年稳定的有40%左右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国债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导致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快速增长,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   (二)购买对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的强势地位陷入危机。但是欧元、英镑、日元的表现却更弱,所以这些货币目前还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时,中国意识到美国国债是相对保险的投资产品。美国国债容量大、需求强劲、交易活跃、流动性强、收益较高,如果减持美元资产,来增持其他币种资产,也只能导致外汇储备市场价值出现较大账面损失。   (三)储备结构—不能大部分购买黄金、石油等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中国所欠的外债,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1-2006年,超过5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出口总额已连续5年占据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所以中国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   (四)去杠杆化—大量资本重新流入美国   金融危机下,去杠杆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引起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回美国。另外,由于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所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一方面会引起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会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国国债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五)结售汇制—政府控制跨境资本流动   强制结售汇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所得外汇卖给指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在外汇市场上将超过头寸限额的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加相应数量的本币发行。可以说,外汇是央行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从企业和个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汇储备成为央行的资产。这就满足了政府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场,美国国债是相对合适的投资产品,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   (六)其他目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现阶段的国际信誉还是建立在庞大外汇储备和巨额美国国债持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大量持有美元国债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一大步。   (七)中美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可以维持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可以维持美国超前消费。中国停止购买或者抛售美国国债,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和价格暴跌,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账面损失。一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进行救市,于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中国就会进一步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下去中国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有经济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后,不论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取代美国的角 {MOD}。中美两国制度不同,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挑战和威胁,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徘徊不定。这时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从旁协助美国救市,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中美两国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   (一)国债缩水风险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增发国债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最主要融资方式。2007年美国国债的净发行额为5490亿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万亿美元。一旦新增国债供给量超过其市场需求量,则新增国债的收益率将会显著上升,而存量国债市场价值缩水。   (二)美元贬值风险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增加了美国长期内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迅猛增长。由于美联储的资本金并没有变动,所以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就意味着其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旦美国经济有所回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流动性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这时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抽回流动性,那么通胀将随之而来,美元就会贬值。   (三)债务偿还风险   近年来,美国一直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其巨大的融资缺口。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规模救市的展开,美国的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白宫预算管理处预测2010财年美财政赤字1.26万亿美元,比之前预期提高870亿美元,占GDP的8.5%。美国的净资产在急剧下降,而债务数额却快速上升,由此可见美国已不具高额债务的偿还能力。   (四)本币汇率风险   中国M2/GDP的比例现在高居世界之最,说明央行投放的货币并没有转化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么资金是在虚拟经济如资本市场内循环,要么说明货币的投放已超出实体经济的合理要求。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汇增持美国国债,于是美联储就将这些货币投入到本国的货币市场增加本国的流动性,于是支撑起美国企业的融资和对外投资,这些企业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这样大量的货币以外汇和投资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国,按国内的换汇机制会引起人民币的再一次增发,长期看必然引起本币的贬值。   (五)货币政策风险   巨额美国国债的存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形成障碍。对于大量的美国国债,需要以美元的价值投放相应的人民币数量,但是大量美国国债造成外汇的沉淀,短期内美元贬值的趋势必然给国内货币政策造成干扰。一旦美元贬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币过剩,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进一步诱发通胀。另外,对应大量美国国债的人民币增发要求央行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但是提高利率会诱发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套利,使得央行紧缩措施收效并不明显。   相关政策建议   (一)促进外汇投资结构多元化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汇储备中占据较大比例的美元资产开始成为一种隐忧,因此外储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潜在投资机会。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向186个成员及其央行发债的方案框架,将发行1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定价的IMF债券,而中国的购买目标将高达500亿美元之多。其次,全球能源、金属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目前处于至少10年来的低位。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建立资源储备的必要性,进口能源与大宗商品。再次,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目前处于多年来的低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二)藏汇于民的外汇管理模式   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发相应数量的人民币,这就会引起通过膨胀。在这种结汇制度下,国家统一安排外汇投资,不利于风险分散。因此,政府应该允许企业和个人拥有外汇,扩大企业对所创外汇的自由支配度。这样,国家不能对外汇集中投资,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根据经济形式进行自主的投资,这就分散了外汇投资单一化的风险,同时也改变了国家集中投资目标大、渠道单一的弊端。   (三)加强对话促中美达成共识   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中美之间应该加强对话达成共识。央行应该要求美国政府提供可信的保证来作为是否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条件。首先,要求美国政府将其国债的收益率与通胀指数挂钩,以防范通胀风险。其次,即使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必须保证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汇率和最初购买美国国债时的汇率相同,以防范美元贬值风险。或者是美国政府可以直接对中国持有其国债的损失给予补偿,如果不行,那么在其他方面应该建立具体可行的补偿机制。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充足,币种和品种齐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体系急切期待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货币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来,人民币无疑是众望所归。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增强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同时有利于逐步摆脱美元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宋国友。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来源、收益与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赵娟。增持美国国债之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35)   3.张明。中国不应无条件增持美国国债[J]。世界知识,2009(6)   4.李彬。中国持美债规模首超800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9-7-17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论文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06287&page=1

肯定利大于弊,如果全世界不买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就不值钱,相对美国经济就不会发展的快…

2楼-- · 2023-03-15 20:27

非常不利。虽然现在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但是在尼克松上台后,美元已经与黄金脱钩,这使得美元严重超发,不难发现美元从以前到现在是在波动式下跌。因为它是结算货币突然下跌人们心理肯定接受不了那么它选择了波动式下跌。美国债务远超过GDP,而且增长速度也远超GDP增长速度。最后只能通过疯狂的印刷美元来缓解债务,这又使得美元价格下跌。最终美元成为废纸。美元必将走向解体,最后社会又回到以前的金本位社会。美国也是想通过美元贬值逐渐赖掉这些债务。债务会成为美国最大的包袱,最后美国极有可能放弃美元,申请破产保护,赖掉这些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