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融最全解析,又一个巨头的诞生

144
提问者
2023-03-15 15:34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286回答 1

小米金融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最具潜力的竞争者。——馨金融洪偌馨/文又一个千亿美金级别的巨头即将诞生。5月3日,小米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以手机、智能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5 15:54.采纳回答

小米金融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最具潜力的竞争者。

——馨金融


洪偌馨/文


又一个千亿美金级别的巨头即将诞生。


5月3日,小米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在招股书中清晰阐述了别称“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


招股书中除披露了大量经营数据和战略规划外,小米的金融版图和规划也首次展露人前,并提到了小米金融未来有拆分独立的计划。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金融的收入及税前净利润分别占集团收入及税前净利润约0.7%及0.2%。截至去年末,小米金融总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14.1%。


尽管目前小米金融对于集团收入的占比并不算高,但其牌照获取和业务布局已经相当全面。


当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标配嵌入到互联网的交易和生态当中时,良好的用户基础和不断创新高的销售额,以及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产业链条,都成了小米金融后续发力最大的资本。


1、金融板块占比小、布局全


在小米近600页的招股书中,与金融相关的内容并不多。


就目前的绝对数据来看,目前,小米金融在整个集团中的业务占比和贡献度并不算大,但在牌照和业务线布局方面已经相对齐全。


无论是价格一路水涨船高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还是新金融行业分量最重的民营银行牌照都已经被小米收入囊中。另外,小米还布局了网络小贷、保险经纪、商业保理等牌照。



与此同时,小米在金融业务的投资方面出手也颇为频繁,抛开顺为资本不谈,仅小米本身就投资了老虎证券、51信用卡、积木盒子等多家公司,覆盖了网贷、证券、理财、彩票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1信用卡在前不久刚刚披露了赴港上市的招股书(传送门:《51信用卡递交上市申请》)。而积木盒子也收购了港股上市公司永骏国际(现已更名为“积木集团”)。


从发展路径来看,2015年起步的小米金融并没有另辟蹊径,而是与其它新金融巨头们类似:从支付切入,然后进入利润最高的贷款领域,同时兼顾保险代销、理财等流量消耗型业务,且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为用户定制化产品。


但从招股书来看,目前其金融板块最核心的业务还是贷款和支付。其中,贷款产品分为分期贷款和消费贷款。通过小米金融、小米钱包及小米贷款手机应用程序分销贷款产品。另外,小米钱包还有手机钱包及支付功能,例如转账和支付账单。


招股书显示,应收贷款主要包括向客户提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附属公司贷款,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增长,应收贷款由2016年的1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7年的81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已偿还45.4亿元。


2017年,借款112亿主要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资金,其中45亿已偿还。招股书提到,互联网金融服务对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贡献变高。


在2017年初小米的公司年会上,雷军透露,未来一年,小米将会聚焦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五大方向,其中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战略也是小米首次在内部员工会上提出。


如果小米的目标是复制一个“蚂蚁金服”的话,似乎很困难。金融监管在2017年的转向使得新金融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暧昧,由于起步较晚,小米此前布局的支付、保险经纪、理财等业务也尚未成气候。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小米“新零售+互联网+硬件”战略下,无论是在B端的供应链金融方面,还是在C端进行流量变现、提升客单价方面,金融业务都在贡献更多。


2、拆分在即的小米金融


在这份招股书中,小米也首次正式披露了金融板块拆分独立的消息。


招股书显示,集团已经完成了小米金融的重组,并为后续吸纳人才和股权激励开始了购股权计划。“为精简金融相关业务的各经营实体,并在未来可将小米金融完全自本集团分拆。”


从招股书来看,小米金融不仅在牌照布局和发展路径上已较为清晰,其依托于小米生态的产业金融属性也让其后续的发展值得期待。


小米成立初期的发展策略是,首先依靠贴近成本的产品获取海量用户,再利用发烧级的操作系统MIUI粘住用户,最后通过互联网服务即应用软件完成流量变现。


腾讯/360均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典范,彼时诸多互联网企业均是此模式的拥趸。因此,小米金融初期的布局,从支付到贷款、理财、保险等,也是紧紧围绕C端流量展开的。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目前除了贷款,其它业务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但不可忽视的是,1.9亿MIUI月活跃用户,4.5小时/天的待机时间,2017年超过9000万台的手机出货量,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渠道给其后续的提升变现率,做大金融板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线下渠道为例,截至2018年3月31日,中国大陆已有331家小米之家。而涉及的第三方销售渠道和网点数量更多、范围更广。这些渠道不仅可以介入分期与消费贷款产品,同样也可以嵌入其它提供金融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全球拓展已经成为其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3C产品往往都是打开消费金融市场的敲门砖。而可以预期的是,小米在海外的销售渠道、品牌优势、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量都将为小米金融触角的进一步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小米的产品已经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根据IDC统计,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15个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


而2017年,小米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达人民币321亿元,占其总收入的28.0%。其中,小米已经成为印度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公司,2017年四季度占到了26.8%的市场份额。并且,小米印度在2017年还是当地第三大线上直销平台。


事实上,在谈及未来战略时,招股书也提到,小米还将深化国际扩张,复制商业模式到海外并进行本土化落地,以扩大小米的用户群体及变现率。例如,小米将利用在印度智能手机排名第一的优势,扩展用户群并提升变现能力。


除了在C端的金融产品上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外,一直强调生态的小米还拥有一个巨大的产业链网络。


根据招股书,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集团通过投资和管理建立了由超过210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超过90家企业专注于研发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产品。


去年,向SEC提交了IPO招股书的华米——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厂商,就是小米生态链数百家企业中的一个。随着小米的上市,这份小米概念股清单也在变得越来越长。


要知道,在这个生态链背后,其实是巨头基于对上下游供应商的掌控力而产生的产业金融机会。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传送门:《从这八个趋势,看2018新金融行业如何“重建”与“突围”》提到过,过去供应链大都基于传统产业、核心企业,但随着新经济的崛起,一大批具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供应链环节的企业开始涌现,与之相匹配的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亟待出现。


小米本身作为新的智能硬件生产商、也是投资方,对于自身的供应商以及被投企业的团队、技术、产品、数据有着更好的掌控和理解,因此能够更好地识别背后的风险,进而提供金融服务。


3、估值可期


对于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小米的金融业务在整体上市时就充分做好了分拆准备,这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蚂蚁金服从一个支付工具成长为新金融巨头的范例就在眼前,而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也已经相继完成拆分。


五一假期前,百度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宣布完成拆分,本轮融资超过19亿元,正式实现独立运营。而另一边最新传出的消息显示,京东金融本轮融资金额超过20亿美金,投后估值达200亿美元。


拆分、独立只是第一步,新金融的外延正在无限扩大,与新零售、新经济相连接,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讲出更有想象力的故事。


与京东金融和百度金融相比,小米金融在牌照和业务方面的布局并没有落后太多。并且,小米在C端用户、B端供应链,以及渠道、技术方面的基础优势,有望成为小米金融未来发展的“护城河”。


但能否赶超其它几个新金融巨头的估值?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