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思维:万物皆可套

144
提问者
2023-03-15 15:04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729回答 1

拜“国民之光”瑞幸所托,众多中概股都纷纷提出了港股回归计划,京东和网易已经回归,在A股这么颓的情况下,这无疑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港股打新的行列,港股打新由来已久,这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5 15:58.采纳回答

拜“国民之光”瑞幸所托,众多中概股都纷纷提出了港股回归计划,京东和网易已经回归,在A股这么颓的情况下,这无疑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港股打新的行列,港股打新由来已久,这次由于中概股的回归,现在更加广为人知。

港股打新为什么会热起来呢,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港股打新就是天上掉馅饼,妥妥的赚一笔,风险极小,根据同花顺和AIPO数据网统计:180只新股按上市时间分为6组,每组30只新股,每天无脑打新(如果加上一些选股策略,收益可能会更高),这6组新股去掉手续费(假设现金打新0手续费,中签后手续费100港币,手续费不可小觑)后的收益(港币)分别为7128、-174、714、6972、1418、9134,合计25192港币,年化收益108%。就以一个账户初始资金2万港币来算,这样的收益只能说是真香!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收益,因为信息不对称,香港人收入高不屑于做,大机构和专业人士也瞧不上这点肉,需要搞很多账户,太麻烦;内陆人参与打新有门槛,开户、入金也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港股打新大多数人中签后在上市后就卖掉,防止打新打成股东,打新主要就是利用中签的低成本与上市后大概率上涨的价格之间套取利润,港股打新甚至可以在上市前一天在暗盘市场交易掉。

从今天开始,打新家族又填了一位新成员:新三板精选层打新。这货不像A股打新,还需要提前建一个股票底仓;也不像港股打新,还需要港卡入金那么麻烦,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打新利用的就是套利的思维,想要弄清套利,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相同的东西应该有一样的价格


在金融学领域有个原理叫做一价定律,是由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的,大概意思就是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用同一货币来表示的货物价格都相同。就是说同样的东西,不管在哪个市场,其价格应该是相同的。

如果一个市场的价格高,另外一个市场的价格低,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一价定律被破坏。这个时候人们就会从价格低的地方买入货物,到价格高的地方卖出,这种“通过低买高卖而实现获利”的操作就是套利。

随着“套利”的操作和人数变多,价格低的地方的价格就会慢慢变高,价格高的地方就会慢慢变低,最终使得两个地方的价格趋于一致。这其实就是“套利”的最核心的逻辑。


万物皆可套:生活中无处不“套利”


去过菜场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同样的菜在菜场的定价也不尽相同,比如开在菜场门口的菜因为地理位置优势往往就会比菜场里面的菜要稍微贵点。同样都是白菜,外面可能卖1.5元,里面可以卖1.3元,那其实就可以买里面的菜拿到外面来卖,这个价差0.2元就是套利的收益,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操作太麻烦,还得疏通关系,现在还能支个摊,可这利润有点对不住你的辛苦。

再来个最近大家比较熟悉的口罩,之前的口罩基本一货难求,想在网上购买到口罩几乎是不可能,各地政府为了市民可以采购到必需的口罩,陆续推出了预约、摇号等购买口罩的手段,这种口罩基本是以平价出售,比如5个9.5元,如果你自己用不完,10元1个转给周围的小伙伴估计也都是抢手货。这其实就是套利(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套利的逻辑,不鼓励大家囤货,也不是暗示大家通过口罩套利)。

在现代社会,万物皆可炒已经成了专业炒客的信仰。

3)信息不完全流通

一价定律的存在前提默认是信息完全对称,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经验、阅历、金融背景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会导致信息信息不对称。套利机会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但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套利的机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就像打新,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打新收益就会越来越小,比如去年可转债打新收益还挺喜人,今天就不行了。

正是这些现实缺陷给套利提供了操作空间,存在即合理。


套利一定是无风险的吗


上面已经介绍了套利的核心逻辑以及存在原因,那大家是不是可以无脑套利,其实套利也不是一定风险都没有的。

这里面特别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费用和时间。

先说费用,还是以杨百万的例子来说明:虽然两个地方的国库券差价有2-3元,但是杨百万需要火车往返上海和合肥,这里面涉及到火车费用、通勤费用、餐费等等,平摊到每100面值的国库券的费用要低于2-3元才有可能盈利。

另一个因素就是时间,时间是会直接影响到套利的成功概率。如果现在复盘来看杨百万的操作,杨百万最成功的操作方式应该是在合肥买入国库券然后同时在上海卖出国库券,很明显这在需要实物交易的时代是做不到的,那就得尽可能较少在路上的时间,最大程度提高套利的安全系数。

假如上海到合肥再到上海需要花费1天的时间,在这1天里如果上海的国库券从102-103元降到100元,那杨百万就是平进平出,还搭上了时间和费用。套利不成,反而亏了。

所以套利成功有两个核心关键,一个是套利的收益要能覆盖掉成本,另一方面需要留出足够的安全边界,消除在套利过程中价格下降带来套利失败的风险。

当然如果能寻找到无需占用时间的套利机会,或者说通过操作来锁定价格都是可以尝试的思路。比如说杨百万在还没有拿到合肥国库券的时候先在上海通过预售的方式来锁定卖出价,这样时间因素带来的失败概率就会降至最低。

现在已经进入全民电子和金融信息时代,我们后续要进行的套利操作已经不存在物理上的距离,但因为个别标的的特性,还是会有时间因素的存在。而费用方面也不会像杨百万那么复杂,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交易费用就可以了。


常见的几种套利类型


简单地说个小故事,大妈在冰屋卖小鱼干,100元/条 ,北极熊要买小鱼干。

1)空间套利(跨市场套利) 北极熊去冰屋隔壁的菜市场买小鱼干:120元/条 ,大爷发现了商机,在大妈那里按100元/条买小鱼干,然后跑到菜市场卖给北极熊,每条收入20元 ,大爷的行为就是空间套利:在一个市场上低价买进某种商品,而在另一市场上高 价卖出同种商品,从而赚取两个市场间差价的交易行为 。

2)时间套利(跨期限套利) 北极熊这段时间要吃的小鱼干已经买够了,考虑到年底北极冰封不好钓鱼,于是购买3个月后到货的小鱼 干:150元/条 ,大爷又发现了商机,从大妈那里按100元/条买小鱼干,然后和大妈说,3个月后直接给北极熊(千 万别告诉北极熊价格),大爷的行为就是时间套利,在某一个时刻低价购买某种商品,在未来的另一时刻以高价卖出某种商 品,赚取二者的价差。

3)跨产品套利 北极熊大量买小鱼干行为引起了市场波动。大爷又发现了商机,在北极熊买鱼之前,大量低价购买鱼饲料和鱼饵(养鱼、钓鱼必备)。大妈听说北极熊购买量极大,蠢蠢欲动,准备开始养鱼,找到大爷高价购买了鱼饲料和鱼饵,大爷又一次实现了跨产品套利。跨产品套利,在于燕鸥小姐敏捷的发现了鱼和鱼饵的价格关系。简单地说,指利用 两种不同的、但是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价格的差异进行套利。


网购套利:套利思维初试牛刀


有网友学了套利知识,就开始忍不住操作一番了。正好有个机会:

条件:1,当时我周二的飞机要去美国。2,我想买一套bra带去美国,标价是300+元。3,该bra周四才开始做活动,降价至99元。4,卖家不议价。

于是我在周日的时候买入了此bra花了300+,然后打包到我的行李里面,周二上飞机带走。再在周四的时候拍下99元的优惠价,然后申请之前的那笔订单退款,把新寄来的bra退给之前的订单。

风险&成本:1,运费损失。6元。放在无风险套利中可能是一些手续费的概念。2,可能卖家不允许退货,或者包装有什么差距,那我可能面临一套bra在国内没有任何用白白买了。

但事实证明,这次“无风险套利”还是很成功哒~

所以~很多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无套利定价原则:小小套利大贡献


利用套利可以获得无风险收益,但套利真正的价值在于可以利用套利思维对很多金融产品进行定价,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谈的无套利定价。

套利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无风险的获得收益,先举个例子作为背景,假设邻居家老王有头牛,卖100块钱,你又听说隔壁老李家的牛快死了,半年后他需要买牛,于是你就可以找银行(或者任何金融机构)以5%的年利率借100块钱,把老王的牛买过来,然后再和老李签个合同,说半年后把牛以110的价格卖给他。这样,到了半年之后,你将支出102.5元给银行,同时获得110元,在确定的情况下收入了7.5元,这就是套利。

套利定价模型,其实就是利用没有套利机会这个条件进行资产定价,按照上面的例子,老李和你签的合同就给你了套利机会,所以半年后的牛的价格就是不准确的。如果你不能通过这个交易获得无风险利润了,那合同的价格就应该是准确的价格。在例子中,老李和你签的合同价格就应该是102.5元,这就是这里的期货价格。

为什么没有套利机会可以定价呢,因为一旦有套利机会,那么像上例中的你一样的聪明人就会发现这样的机会,然后就会利用这种机会进行套利,套利空间就会因为套利者的增多而减少,最后变为没有套利机会,这时资产的价格就是正确的价格了。

现实种种原因导致价格差异,价格差异导致套利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套利导致套利机会消失,套利机会消失导致发现正确的市场价格。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套利让真正合理的价格显现出来,套利是价格发现的贡献者。

我认为套利定价模型比其他资产定价模型最大的优势是,假设条件少,套利定价模型甚至不需要理性人假设,只要市场中有足够聪明的套利者即可,这个假设更贴近事实情况。

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金融市场的交易本身就是套利,低买高卖,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万物皆可套,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要乱来了,不然是会进去的。


现实套利禁忌和逻辑


一、利用规则套利:套利往往有个规定价(理论价)和市场价

比如说春运火车票,国家规定售价可能是100元,但是春运运力不足,客观上很多人是回不了家的,待在火车站要吃要住要花费耽误回家,很多是愿意花1000元甚至更多去买这张票的,这就是黄牛党存在的经济逻辑;这两年国家打击力度大,但是互联网时代,电子抢票,黄牛党开发专业的抢票软件,仍然每年赚的盆满钵满——当然也有骗子大发其财,规则清晰了,就成了合法的技术套利。

这种有市场价和官方定价有差异的产品有很多:专家号、火车票、爆款鞋子、茅台酒、刚上市的股票,刚上市的可转债、邮票、纪念币。。。甚至猪肉都可以套利呢。

二、只做规则范围内的套利

套利的方式有很多很多,但是如果以权利的方式去强奸规则,那么一旦权利更替,也就是清算之时。飞天茅台酒 茅台酒供不应求,限量销售,经销商都是提前打款预定,零售价1499一瓶的酒市场价高峰时卖到2700,一瓶酒就是一千多的利润。

上次京东、天猫卖了几万瓶酒,开抢就秒光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大佬干的。这两年茅台反腐,下台了一波领导,成为茅台经销商就=赚钱,这种赚钱的生意都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啊。

三、不要薅政府的羊毛,永远不要

这几年看过很多薅政府羊毛的黄牛党,有些已经过了十年了人,仍然被清算去牢房里了。十年前的家电下乡,很多乡镇的家电老板去村里批量收购身份证,骗国家补贴,“成就了”一批千万身家的土豪,结果过了7.8年还是被清算,自己进去了,老婆带着巨额财产跟别人跑了。

这两年最大骗国家补贴窝案应该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厂商只需要生存一个发动机反复更换车架,一遍一遍的去刷国家补贴,真实一辆车都不需要卖就发了财,赚这种钱以后肯定死定了。光伏发电、环保、出口退税。。。每个国家大力补贴的行业,一定会有一批“不懂行的”套利党,希望球友不要去赚这种钱。再强调一次,永远不要薅政府的羊毛,政府很缺钱的。

四、政策套利: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公民,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放心大胆去做,尤其是新生行业,政府需要观察最早吃螃蟹的人,如果有利于社会公平就会出台政策进行鼓励,如果是不利于社会公平就会出台法规进行约束。

在没有法规出来之前,使劲折腾,不造成社会恶果的情况下一般都没事。举例子,可转债网下申购资产新规出台前,合法300%的暴利哦。最近的电子烟也是,相关概念股一路飙涨,很多公司赚了大钱,但是近期国家出台法规判定为非法,这行业也就凉凉了,但法规之前的公司肯定不会有任何的处罚,我们是法治社会。

还有最近的炒头盔,也是利用政策套利。

五、敏感地带的套利不要碰

什么是敏感地带?比如说外汇,理论上每个人每年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但如果处于国家外汇困难时期,去做汇率的套利就是作死了。比如说药品的套利——《我不是药神》大家都应该看过。早年空姐通过工作便利,做代购,最早吃螃蟹的人就进了局子;代购说到底也是薅国家关税的羊毛——但现在合法化了哈,可以注册公司纳税做这个生意。

六、明晰你的套利逻辑,薅市场的羊毛

做港股打新:每个账户赚5000-10000港币,有些人收入高不屑于做,我就想是一个农村人花廉价的时间去资本市场捡不要钱的塑料瓶——这种小钱,就敢去做,辛苦钱,可以作为职业打新党的入门级项目——赚钱逻辑是不怕麻烦,我比别人更专业。

做A股打新、科创板打新:需要多账户,需要配置股票市值,需要50万开通科创板、需要跟很多亲戚朋友搞好关系——赚的是资金门槛的钱,不怕麻烦的钱。

做可转债网上申购:一年几百次交易才赚5000——赚的是不怕麻烦的钱,投入时间的钱。

做可转债网下申购:需要总资产过亿的企业,需要50万保证金,需要准备很多材料——赚的是高资金门槛的钱,行业专业度的钱。

做华宝油气套利、期现套利、分级基金套利、封闭式基金套利。。。。赚的是不怕麻烦,专业细致的钱。

套利行为本身风险极低,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总觉得抽象,其实还有一种操作是套利思维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一大运用,它就是套期保值,简单地说,是因为你手上有风险敞口(标的资产,一般称为现货),你要把这些风险敞口对冲掉而采取一系列方法(比如常用的期货对冲)的过程。

具体操作比较复杂,你只需要明白,套利的目的是赚钱,低买高卖;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风险管理,一边卖一边买。


理论上,万物皆可套,而且不扎本,空手套白狼,闪转腾挪,一顿操作,满体盆钵。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中的套利,还是有成本的,要么是时间、要么是金钱、要么就是时间和金钱,别到时候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入二百五,甚至把自己套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