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阳光健康的含义

144
提问者
2023-03-15 15:07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724回答 1

2010年11月,我正式出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接免附小”)第16任校长。刚接手时,我一连好几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5 15:51.采纳回答

2010年11月,我正式出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接免附小”)第16任校长。刚接手时,我一连好几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刚出台,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学校也面临着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校长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我如何不辱使命,带领团队,“回头看、向前行”?这几年,我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其中有这样几件“最重要的事”——
一、找到清华附小的坐标
“承前”才能“启后”。清华附小是一所有百年文化积淀的老校、名校。“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无数先辈的所言所行诏示我们: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翻开清华附小的历史,我陷入了沉思。百年来,清华附小与都火形兰毫曲困片拿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1915年,附小的前身成志学校创立,那时,学校就开设了算术课和英语课。受其时梁启超为清华大船济牛减技优学提出“自强不息,操春挥律历胶充范厚德载物”八字校训的北得玉同厚内庆准煤伤影响,成志学校将“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立为本校校训。民国时期,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提出人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由朱自清、冯友兰、叶企孙等著名学者组成的校董会,至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1936年大师们亲自签名的有关课程设置宗无具粮缩象鱼晚交地望要求等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记录。抗战时期级善发,学校随清华大学迁往西南,艰苦的西南联大八年岁月,赋予其刚毅坚韧轴素知注南、自强不息的品质,学校先后开设了科学课、体育课散院永夫小文林,并自制飞机模型、体育设施、肥皂等。从西南联大回到清华后,成志学校把周边的一所贫民学校(成府小学)并入本校,成立清华附设学校比费,让寒门子弟也能享受清华的教育资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秉持“勤俭办学,全面发展”的理念,探索“五四制改革”。改革开放时期,学校坚守“基础与创新”的办学思想,当下又提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可见,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清华附小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价值观引领、课程引领与公益服务引领。
守正中传承,传承中创新。清华附小“现在在哪里”,又“将去向何方”?循着这样的追问,我将清华附小“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两个问题当做自己的课题,开始进行既动脑又动腿的行动研究。我到北京市十一学校跟踪学习一个多月;带领教师们寻访了北京六所著名的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带着老师们到北京市十一学校和清华附中听课、参观,并请李希贵、王殿军、张思明等著名校长和专家来校讲座。小学与中学的衔接十分重要,由于我校的学生大多升入清华附中,因此,我又专门邀请清华附中的一些领导,以集体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会谈。经过一系列的走访我发现,儿童的成长被我们的教育人为地割裂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毕业一个月后即进入小学,面对陌生的知识体系,仿佛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同样,小学与中学之间也有一道明显的分水岭……
带着这些问题,一方面,我带领教师全面实施“抗震加固”后的校园文化改造,一方面反复研究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还就有关问题到一些著名的中小学与校长、教师讨论。这种研究与讨论,使我能够以更高的站位思考学校的未来发展、思考“育什么人”的问题。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在为学校寻找新的发展坐标时,不仅要“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还要学会“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在这样宽广的视角下,我们要使学校的发展与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内核相契合,与历经岁月砥砺的附小精神相融合。
就这样,纵览历史,横观当下,我对学校应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和中小衔接等问题,逐渐形成了一些明晰的思路。以此为基础,在李希贵校长的指点下,我开始着手制定《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在那段日子里,我满脑子都是“怎么办”——几个声音在打架,多少幅图画从眼前闪过;我一会儿泪流满面,一会儿愁眉紧锁,一会儿开怀大笑……经过三个多月的“折腾”,初稿终于完成。之后,我把初稿交给中层补充修改后,再发给全体教师深入讨论、补充完善。老师们的智慧贡献大大提升了“纲领”的针对性;而老师们也因为自己的意见被采纳、甚至自己的某个用词被采用,而把“纲领”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后来,我们又就相关内容征求全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经反复修改,一年后,这一纲领性文件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经逐年修订,“纲领”已从最初的100条简化为现在的30条。几年来,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文化密码”,初步实现了全校教职工以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
例如:“纲领”勾画了学校的发展愿景:“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快乐;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我们初步从自我发展(身心健康·成志于学,自强不息·学会改变)、文化修养(工具运用·实践创造,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参与(公共道德·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三个维度,提出了清华附小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并概括出其通俗易懂的外显成长样态:“健康、阳光、乐学”……
“共同理想,各自成长”,为学生和教师聪慧与高尚的完整人生和健全人格奠基,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都把学校当作精神皈依的家园……正是这样真诚的愿望和强烈的使命感,推动我们不断明晰与检视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纲举目张,由此,清华附小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二、牢牢牵住课程改革这个牛鼻子
“育什么人”的问题确定后,解决“育人载体”的问题,即如何基于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就成为我思考的核心问题。
结构决定功能,系统才能科学。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在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尝试打破学科教学壁垒,精简、整合国家课程,补充、完善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基于国家课程且高于国家标准的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
“1”,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1”是重要底线,是实现“健康、阳光、乐学”的根本途径。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用整合的方式实现减负增效。“X”,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 {MOD}课程,包括清华文化课程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修或自选课程。“+”,不是做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两者呈黄金分割之态:“1”占70%左右,“X”占30%左右;两者之间留有裕度,当“1”优化到一定程度时,“X”即趋近为“0”,那时,“1+X”即成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 “一”,进而实现由“校本课程”到“本校课程”的转变。
目标保障质量。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含外显样态)的要求,我们构建了清华附小“十个一”的课程目标,其中前五个是基础目标,后五个是特 {MOD}目标(允许师生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目标)。基础目标包括: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特 {MOD}目标包括: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着重在“优化整合”上做文章,包括学科间整合、学科内整合和超学科整合。

学科间整合。围绕学校的主要课程,根据每个学科的自身属性及相同的价值培养功能,我们把九门国家课程整合为“体育与健康、品格与社会、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板块,每个板块都包含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这不是简单的归类,其背后是课程理念与课程终极目标的转变。事实上,这五大领域的归类也只是一种整合形式,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跨五大领域的整合,如语言类与艺术审美类的整合等。
学科内整合。这是更好地优化学科自身专业性的重要途径。为提高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质量,我带领各学科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研制出各学科每学年一册的《质量目标指南》。如语文学科,我们将“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三个课程目标,逐项细化、量化到12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这样,教师在每天的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了依凭。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课程目标和内容“教育学化”,研发了供学生课内外使用的《乐学手册》。《乐学手册》具有内容整合、方法优化、总结规律等特点,以此取代各种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和练习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再以体育为例。体育是我校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曾任我校校长,他提出的体育育人理念一直在清华附小传承,现在,学校的运动场上树立着他的塑像,体育组被命名为“马约翰研究室”,大操场被命名为“马约翰运动场”。学校在“1+X课程”的构建中提出“体育锻炼三个一”,即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我们将体育课程内容分解为轮滑、板球、棒球、足球等十余种项目,供学生选择。在体育必修课上,学生们打破班级界线,根据爱好,组成新的班级进行学习;在体育自主选修课上,学生们更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因此,体育自选课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学校将校园足球作为品牌课程,充分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目前已形成“班班有球队,人人会踢球,男女都上阵”的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足球社团也在“鲁能杯”“百队杯”上取得了冠亚季军的好成绩。就在笔者写此文时,足球社团的16名队员正在阿根廷甲级俱乐部博卡青年队进行为期20天的集训;同时,清华附小与阿根廷足协签订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协议,希望我们的校园“小球”能推动国家乃至世界“大球”的跨文化理解。
超学科整合。在实践中,我们找到了一些超学科整合的路径,如戏剧课程。每学期,每个班级都选择一个主题,编排校园剧。从选题、剧本创作,到节目排练、道具制作、舞台设计等,都由学生完成;语文、音乐、体育、舞蹈、美术、书法、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再如“DI头脑风暴”、“轻松发明”、“清华少儿科学家”等拓展性的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以“轻松发明”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总结、主体附加、主体减少、组合发明、缺陷发明、反面突破、改变结构等方法,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已有14名学生的发明成果申请了专利。此外,学校利用坐落在清华园的独特优势而开设的“种植养殖课程”等,也都实现了超学科的整合。
超学科的整合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体现在考核评价中。如我校一年级学生就是通过“玩游戏”,参加各科考试的。老师们设计了集各门主科的学习内容于一体的“拼音对对碰”、“字形小魔术”、“乐读天地”、“挑战金话筒”、“丁香花朵朵开”、“串珠谁最棒”、“成双成对蹦蹦跳”等九个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展示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家长看到这样别开生面的考试,无不交口称赞。
就这样,在渗透式、融合式、消弭式整合中,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富有清华附小特 {MOD}的“1+X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并得到教育部以及市、区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三、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有了育人载体,如何实现?“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这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依此理念,构建“1+X课程”外,如何让它在每一个日子里、在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上落地生根发芽,让儿童感到,学校是为他们开设的、是促进他们生命成长的地方?这是我时时刻刻都在追问自己的问题。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和我的团队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一)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我们以学生的学作为改造课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学校创建了“预学—共学—延学”的基本教学流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前,教师参照《质量目标指南》,设计预学单,学生带着预学收获和问题走进课堂;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收获和质疑问难情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深入思考、思辨,交流、分享;课后,学生拓展学习,带着更高的渴求,在教师的指点下追求新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校考察的同行普遍认为:清华附小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课堂上常有预想不到的精彩。
(二)让儿童站在主题活动的正中央

教于有声,育于无声,于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追求。我主张在组织主题活动时,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当配角的传统,让学生站在活动的正中央,成为活动的主角。
例如:清华附小每年都要隆重举办以“尊重感恩”为主题的毕业典礼。学校组建了毕业典礼学生筹委会,孩子们主动参加招募,放弃休息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筹备典礼。从主持词的撰写到会场布置,从节目安排到人员调配,从会前准备到彩排后诸多细节问题的反馈,孩子们全心投入。毕业典礼圆满结束,学生们非常激动;看着他们因收获成长而写满喜悦的笑脸,我真真切切地感到:孩子们又长大了!
为给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的平台,学校经常举办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书画展、数科节、运动会、音乐会等,同时常年举办“水木秀场”活动。“水木秀场”不拘形式,集体、个人不限,展示内容不限。从舞蹈、声乐、器乐、戏剧、绘画、书法、摄影、旅游、篆刻,到棋类、朗诵、曲艺,等等,孩子们想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想怎样展示就怎样展示。

三(4)班的小嘉是个满世界找虫子的“怪”学生,从小就对昆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研究昆虫的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延伸到美国、新加坡、印尼、厄瓜多尔等。他喂养了几百只昆虫,研究它们的习性,还制作了许多标本。二年级时,在班主任的鼓励下,他将自己写的昆虫日记和有关昆虫的绘画作品编辑成一本书,连同昆虫标本一起,在“水木秀场”进行了展示。他以“我与昆虫”为主题,用流畅、自信的演讲,让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与发现;展示了旅行途中罕见的昆虫世界,描述了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推荐了他最喜欢的昆虫书籍,分享了有关昆虫的小知识。同时,我们还分别邀请了校友杨振宁和教育企业家俞敏洪为他题词鼓励……
现在,“水木秀场”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课程之一,“达尔文李”、“许中医”、“张魔术师”、“小书法家”、“小考古家”等各种“小达人”不断涌现。孩子们在此秀出了个性,秀出了自信,秀出了成长。
(三)让“特别”的学生也能站在教育教学的正中央
每天早晨,我都会站在校门口,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行鞠躬礼迎接学生。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因学生带给我“爱的回流”而消散。这个竖起的大拇指是送给清华附小所有孩子的,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有点“另类”、有点“特别”的孩子。在我的带动下,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平时,老师们也都对那些“特别”的学生给予了许多特别的关爱,让他们也能站在教育教学的正中央。
我经常对年轻教师说,当教育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时,我们首先要检视自己,而不是埋怨学生,特别是不要埋怨和嫌弃那些学习有困难、相貌不漂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较“特殊”的学生。
有个学生叫小维,非常喜欢画画,但数学学得非常痛苦,她反复问老师:“您说,我是不是永远都学不好数学?”有一次,她在创作绘画作品时突发奇想:我能不能用绘画来表现数学?老师了解到她的想法后非常高兴,引导她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关系来表现绘画作品中人物间的对话和场景。就这样,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维坚持每天“画数学”,后来不仅出版了数学漫画图集《小毁成长记》,还考入了清华附中,并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还有个孩子总喜欢在教室里跑圈圈,转得老师和同学头晕。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跑圈圈,有时跑大圈圈,有时跑小圈圈。通过和他对话,老师感到,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丰富的背景,这可能成为其成长的障碍,也可能成为其成长的资源;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其断臂重生,更不能揠苗助长。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个学生归于正常呢?最终,老师想出了陪他去检查各班卫生的好办法。检查卫生要沿着走廊转很多圈,这样可以有效地释放他的“爱好”。渐渐地,他不再在教室里转圈了,家长和他本人都非常高兴。
在清华附小,对何为“优秀”学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们看来,一个孩子只要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四、以整合思维撬动学校组织变革
如果说“育什么人、怎么育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育人的保障机制”也是我必须面对的课题。还是在做一名普通教师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老师上面的领导太多,什么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副校长、校长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老师很难招架。有时同一个工作,几位领导说法不一,老师无所适从。主持学校工作后,我更感到学校的管理部门过多,层级过多,信息失真时有发生,工作落实慢,且过于行政化,似乎管理的任务就是督促、检查、评价。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用课程整合的思路,“倒逼”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撬动学校组织变革。
首先,我们把原来的八个处室整合为三个研究中心,即“1+X课程”研究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服务研究中心。部门少了,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就容易多了。而且,这三个部门都叫“研究中心”,而不叫处室,旨在减少行政 {MOD}彩,强调“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要深入一线,收集、研究信息,科学决策,实行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和专业引领。
为进一步减少层级,使管理重心下移,我们又把六个年级整合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个学段就像一间小学校,设段长、常务副段长,段长由中心负责人兼任。学校赋予段长一定的权限,全权负责本学段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确保质量;学段聘任哪些教职工,段长说了算;本学段教师的考核、教职工级别和薪酬,段长有相当大的话语权;此外,段长还可以决定本学段预算内经费的使用,即拥有一定的财权。因为段长参加校务会议,参与学校工作的研究和决策,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的意图、标准、方法,所以,工作落实快捷,一竿子插到底,信息很少失真。这样,学校即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扁平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近两年来,我校还通过实行“影子校长”制度,培养梯队,学校每月都有一位中层干部和一位一线最年轻的教师担任“影子校长”。在这一个月中,他们行使相当于校长或副校长的管理职责,主持校务会议和学校日常工作。这一举措,实实在在地使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得到了历练,特别是增强了全局意识,提升了管理能力。
现任三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李春虹2013年被选中担任“影子校长”。那时,她刚从美国交流回京,恰逢几个大型会议及一个国际性论坛要在我校召开。她白天带班、上课,还要抽空到全校各年段和班级巡视;下了班,她除了要批改作业,还要参与会场安排、灯光调试、资料分类、课件准备等烦琐的会议筹备工作。她深有感触地说:“从旁观者到组织者,站位不同,视角就会不同;做‘影子校长’,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推进学校组织变革中,我还借鉴了一些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如项目负责制等)。我建议全校教师都读一读星巴克董事长、CEO霍华德·舒尔茨的著作《将心注入》,以及黄海鹰的《海底捞你学不会》等;甚至建议老师们到星巴克喝咖啡,去海底捞吃饭,亲身体验并深刻理解“教育就是服务”的道理。

相关文章
收藏的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