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公务员考试一次就上岸的,怎么做到的?

144
提问者
2023-03-16 10:28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840回答 5

公考,遴选都是一次上岸!第一次公考,晚上都是两三点睡觉,对外封闭,也存在着一点幸运,大学时是文艺部长,笔试过了,面试不害怕,比别人应该要好一点。遴选,搜了很多资

金融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6 10:55.采纳回答

12年国考上岸,毕业后就上班了。11年8月开始看书,当时做了两手准备,上午看行测申论,下午看特岗,看了两周后就开始做卷子,做多了也就基本知道自己哪强哪弱,正式考试的时候也知道哪里该蒙哪里该认真做。成绩出来后,笔试第一,就报了一个党校的面试辅导班,一个星期,价格好像是1800,良心价,了解面试流程和答题技巧。最终3人中面试第一,综合第一,成功上岸。

2楼-- · 2023-03-16 10:39

有,我们乡镇纪委书记就是。而且她仅仅复习七天花费600块。四天复习申论和行测,三天花600块跟着某老师学习面试,成功上岸。上岸三年多转副科!

3楼-- · 2023-03-16 10:39

刷过的题摞起来和我的腰一样高,

用过的笔芯可以塞满两个笔筒,

看手机只是为了做题、查资料、看时政,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整个人都处于0社交的状态,

......

如果你能达到我这个努力程度,再加上正确的备考方式,一次上岸根本就不是多难的事情,甚至完全可以考一个很好的单位!

一次上岸,想要达到这个看着可望为不可及的目标,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备考的程度,这是由自己决定的,就看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是可控的;

二是考场发挥,这个其实本质来讲和第一条差不多,学得好才能考得好,同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可控的,

所以要努力,也是要围绕着这两个面去冲!

第一部分 如何做好备考准备?

一、行测应该冲上75+!

(1)整个备考阶段都必须用到的所有资料

行测的思维:基础性资料只看他就够了

要说打基础,那粉笔这本书就一定绕不开了,不管报不报他们的网课,这本书都必须要有。作为我这种第一次准备行测的新手来说,我觉得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内容详略得当,几乎不考的考点上面不会写的,但是考试频率比较高的部分都讲解的非常详细,和华图不相上下,而且旁边还有不少的注解以及真题来帮助理解。总之,消化这本书会让后面的备考计划会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江鸣百技斩:行测提分离不开江神的技巧

行测提分离不开江神,尤其是备考时间紧张的小伙伴,必须放弃粉笔880,火速把江鸣过一遍才行,不然很难上70分的!我当时着重看了熟练关系和言语理解,这两部分的分数对最后的总分影响比较大,自然要多看,再加上我还刷了粉笔5000题以及真题卷,后期线上模拟我没担心过时间不够用,技巧运用熟练了是时间自然能节省下来,更别说分数了,当时粉笔给我预测的考试分数是82。

粉笔5000题:模块刷题就选题量大的

实不相瞒,我当时纯粹是觉得既然买了这个牌子的书,那何必还在费工夫去买别的,直接一起下单就行了,而且5000题的题量也不小了,所以果断下手。他这5000题也不是各个模块平分,根据不同的难度,各个部分都不一样多,配置很合理,关键是答案解析也算是很详细了,拿来和江鸣搭配使用效果最佳。

华图历年真题卷:真题还是要找大牌子

真题卷必须是备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这里我建议各位只选择中公华图这样的大牌子,剩下的很多杂牌都是把各种模拟题给混杂在一起的,真题的含量非常少,不建议拿他来做最后的模拟,所以还是要多做一些有价值的卷子,这里华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键他们的答案一直都做的不错,选择题也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值得。

常识通关300问:节省自己找考点的时间

常识这一部分本来就是高投入、低回报的一个部分,所以当时我入了一套粉笔的常识300问,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时间投入,他是那种口袋书的感觉,每一本都是一个手机的大小,携带很方便,里面把常识会考的经济知识、文史知识、法律知识还有地理部分全都写的很清楚,常考的还给了例题分析,属实不错,有了他我就不用自己去总结这些内容了。

(2)备考行测阶段不可忽视的细节

1. 在基础部分的时间投入不能过大

原因很简单,在这一个阶段选择和教材死磕的话,那么后面看课刷题的时间就绝对不够了,五个部分的教材全都好好消化一遍,没有一个月基本拿不下来,但整个备考过程又有几个月?

我当时,就粉笔那一套书,我全部看下来也就花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常识这一本书我甚至都没有细看,就看了一下每个部分的目录和框架,知道里面有什么就行了,然后其他的模块我也都是以看主要考点和题型为主,尤其是题型,起码要知道考试考什么才行。

只要弄清楚了题型和各个部分的关键考点,那么看书的任务就算是解决了,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的必要,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还会耽误后面的备考。

2. 技巧的学习是行测备考的关键所在

为啥这么说呢?我在正式开始刷江鸣之前,做了一张卷子,真题卷,写的时候就感觉,如果用平时的正常思路去做这些题的话,就算是是把大脑的运转速度提升到最大,也没有办法把卷子给做完,必须熟练运用各种技巧,才能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的速度。大家都说行测要跟江神,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跟江神的课的时候,一般不太喜欢记笔记,到时候找起来也挺麻烦的,还不如直接记在书上,就写在对应的考点旁边,这样遇到这一类型的题目不会做了,直接翻书就知道,对付这一类的题目应该用什么做题方式,能达到这个程度的,也就是江鸣了吧。

3. 不同模块有不同的做题策略

像很多人头疼的常识,其实完全没必要头疼,只需要保证自己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30秒就行,投入的时间再多回报也就是那样了,所以平时看看300问做做真题卷就行了。

图形推理凭借的是技巧和积累,所谓技巧,就是在刚接触图推的时候,要以江神的技巧为主要方向,好好地把他讲过的例题给消化进去,然后再通过粉笔5000题把学到的技巧练会,后面再做题就很快可以找到变化规律了。但是如果到考前还有题目不会做的话,我的建议就是多看看真题,多积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变化规律非常巧妙的题目,考前拿出来看看,效果也非常不错。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资料分析,这部分,分值高、难度小,要想考75+的话这一部分也是必须争取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他对技巧的考验最强,所以需要好好把这一部分的视频给吃透,我看这部分的时候一点都没快进,每个真题会自己手动做一遍,确保技巧真的是掌握住了,然后再做做粉笔得题还有江鸣1000题巩固一下,果然后面做卷子的时候我资料分析除了最后两道题有时候不一定能拿分,剩下的都是十拿九稳。

4. 考前以模拟为主

这一点就不需要我去强调了吧!题目肯定是真题卷了,最好是选择国考、本省省考的卷子,尤其是多带带命题的省份,就更要做自己本省的卷子了,卷子必须要有针对性,效果才会好。

第二就是刷卷子的时候应该把最后价值的卷子留到最后,本省近三年的考试卷子最有价值,这个应该放在考前几天来做,效果最好,在这之前可以写写其他真题卷。

写卷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考试和时间为两小时,而且最好是在上午,就和真正的考试没啥区别,我甚至还会在写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做题习惯,比如我都是先错资料分析,然后是言语,永远把数关系放在最后。

我还会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在错题上面,主要总结错的原因,是江鸣的技巧没有完全掌握还是因为自己练的太少了技巧使用不熟练,通过这些错题就可以反映出来不少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得到的就是分数的进步、做题速度的提升。

二、申论以材料为主

(1)申论整个备考阶段所需要的材料

半月谈申论范文

我买粉笔行测书的时候其实也顺带把申论给买了,但是确实没怎么看,还是看这个范文比较多,一是可以快速知道各个题型都考了什么,二是可以知道什么样的答案才是合格的,先把这个标杆给立起来,后面才好照着这个标准去学。

中公真题卷

申论和其他的科目不一样,他不需要模拟题,所做的所有训练都应该是真题,这样学到的处理材料的方法、找答案的方式、构思答案的速度才都能达到顶级的水准,所以最好是选择真题来做。

各个机构的参考答案

真题可以不用准备很多,够用就行,但是答案一定要多准备几个不同机构的才行。申论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各个机构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自家考试研究院的老师联合写出来的,每个牌子都不一样, 所以更需要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来看,总结出最全面完整的答案,我反正是把中公、华图和粉笔都弄回来了。

(2)把材料放在主体地位

原因很简单,每一道题的每一个答案要点都来自于材料,比如“根据材料一总结出xx的原因”,这样的题目,根本就没啥自己发挥的空间,全都要从材料里面找。

做题的时候第一步要先看题干,像我刚才提到的那样,先确定答案来自于第几则材料,然后去对应的材料看,这样既剩下了通篇看材料的时间又不会搞错题目的范围。

看材料的时候我的习惯就是多做标注,有可能成为答案的句子我会画上横线,必须要出现的关键词我会圈出来,然后再把意思相同、相近的部分给合并成一句话,整理出不重复的要点之后再写答案。

写答案这部分我是特意练过的,因为要控制字数就要做到言简意赅,但是又不能省到让老师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这个难度系数是真的很高,必须多做真题,多看不同的参考答案才能总结出来答题的套路,尽可能的多写要点、多拿分数。

(3)标题不用非常有文采

申论和其它文体不一样,他的标题不需要有那种非常诗意、富有文学内涵的东西,我最常用的就是平铺直叙,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就是动词+名次+修饰词,这样最基本的结构就行,比如“让城市更美好”这样的,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是想要有点艺术气息的,也可以实用排比句式,比如“创文明校园、树城市新风”,具体的你们可以多看看范文和案例,别人写的好的,都可以稍微改改拿来用。

第二部分 如何确保考场正常发挥?

一、做题顺序要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1)最好不要按照卷子的顺序做题

卷子上面安排的做题顺序不见得就适合每一个人,或者可以说不适合大多数人,所以最好还是多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一下做题的顺序。

我个人的话,其实只是把数量关系调整到了最后,常识放在了第一个来写,中间的都是按照顺序写的,因为我的目标是80分,想要拿到这个分数,剩下的三个模块缺一不可,也就没有讲究顺序的必要了,还不如按照顺序写,省的来回翻了。

数量放最后自然是因为他最耽误时间,而且拿分难度也最大,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要放在最后来做。常识放前面纯粹是因为写起来快,接着发卷子的时候扫几眼就差不多了,一打铃就可以直接涂卡,后面都不用想这部分的事儿了。

(2)考场上要讲究策略

言语:不确定词汇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时候,不用多想,全凭第一直觉,因为这东西不知道纠结再久还是不知道,左右都是要猜,还不如多节省时间。

数量:肯定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尽可能多拿分,多用江鸣的技巧,这样找突破口会快不少。

资料:江鸣的那些速算技巧,能用就用,一切以节省时间为要求。

推理:尤其是图推,难度很大,一分钟之后还是一点感觉没有的,就果断放弃。

申论小题:写小题的经验全靠前期的积累,到考试的时候就还是按照平时刷题的节奏去写就行,所谓“小考当大考,大考当小考”,平常心应对就行。

作文:和小题的做题方式一样,唯一需要提醒的就是如果自己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的论证素材,直接用材料就行!但是要注意,用它论证并不等于全部照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天道酬勤的事情,只要足够努力,加上正确的备考方式,一次上岸根本不是多难的事情!

4楼-- · 2023-03-16 10:52

我就是一次上岸的,而且身边也有一次上岸的同事,经验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努力+幸运”。我们不能否认运气对于考试的重要性,但毋庸置疑,努力才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

结合亲身经历来说说如何努力。首先,要坚定信念,我在多篇文章里都写过,信念对于上岸的重要性。就我平常观察了解,抱着“可上可不上”心态的,一般都无法上岸。备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信念是无法走到最后。其次,要明确计划,无论是全职备考还是在职备考,都要把可利用的时间做一个计划,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这样备考才有系统性,时间才能被充分利用。第三,要坚持到底,为什么特别强调这点?是因为我看过太多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的备考,刚开始跃跃欲试,结果匆匆收尾,自嘲自己“半裸考”,不全力以赴,怎么会知道结果?

关注我了解更多公考内容~

5楼-- · 2023-03-16 10:54

公考,遴选都是一次上岸!第一次公考,晚上都是两三点睡觉,对外封闭,也存在着一点幸运,大学时是文艺部长,笔试过了,面试不害怕,比别人应该要好一点。遴选,搜了很多资料,整合归纳,变成自己的,自己总结了模板,套路回答,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要有个思维回答。最后上岸了。不过中央遴选,报完名只有二十天,我已经满足劲,但是还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