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 1 2 3 4 5 6 7 i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音的2113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5261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4102的。简谱的调号一般是1653用1等于A、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级号的调,则在字母前加#号或者b(降)号。这里详细。:http://baike.baidu.com/view/20213.htm?fr=aladdin#2_1
简谱是2113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5261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4102大的方便。简谱是用阿拉伯数1653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标记:1 2 3 4 5 6 7 i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全音符 5 — — — 唱四拍二分音符 5 — 唱二拍 四分音符 5 唱一拍八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一条短的横线) 唱半拍十六分音符5(在音符下加两条短的横线)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在音符下加三条短的横线)唱八分之一拍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来表示。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横线)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横线)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是词曲作者的姓名。以上所介绍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如想深入学习,给你推荐一本书《从零开始学简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书店里应该有售。或《新概念乐理教程——五线谱、简谱—起学》任达敏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简谱,是指一种2113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5261字简谱4102两种。
一般所称的1653科谱,系指数字简谱
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
先要认识音符,1234567这几个音,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用数字表示很容易记住。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
认识音阶:上面加一个点就代表高一个音阶,下面加一点就代表第一个音阶。
学习技巧:多听范例,多看谱子,多哼、多唱出来,便于找到感觉、节奏。
扩展资料
简谱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表示音2113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5261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4102和读法如下1653: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起源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
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1903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辑出版的中文杂志《江苏》第六、七期上发表《乐理大意》一文介绍西洋乐理知识,并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的形式刊登了《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这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
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简谱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为中国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从此后简谱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由于它的简明易学和排印方便,在年代兴起的中国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中,简谱对于歌曲的传播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简谱本身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简谱得以在中国广泛普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相当接近。如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几个字和附在字左边的不同的偏旁来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简谱则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和附在数上面或下面的圆点,来表示音的高低。
工尺谱是用附在字右边的板眼符号来表示音的长短,而简谱则是用附在阿拉伯数右面或下面的短横线,来表示音的长短。简谱与工尺谱如此相近,简谱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方法又比工尺谱更简便、更精确,因此中国人十分容易接受简谱。
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又将其发扬光大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简谱得到如此普及。
简谱有着较简单易学、便于记写等多种优点,这使它在中国有着比五线谱更为众多的使用者,对于推动和普及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2113面加一小圆5261点,即表示4102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1653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 1- - - - - 附点二分音符: 1- - 附点四分音符: 1. 附点八分音符: 1. 附点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 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点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0 附点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 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 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多带带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 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 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 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 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 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记出。 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要是还有不懂的 请加我1355819615
最多设置5个标签!
音符 1 2 3 4 5 6 7 i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音的2113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5261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4102的。
简谱的调号一般是1653用1等于A、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级号的调,则在字母前加#号或者b(降)号。
这里详细。:http://baike.baidu.com/view/20213.htm?fr=aladdin#2_1
简谱是2113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5261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4102大的方便。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1653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全音符 5 — — — 唱四拍
二分音符 5 — 唱二拍
四分音符 5 唱一拍
八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一条短的横线) 唱半拍
十六分音符5(在音符下加两条短的横线)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在音符下加三条短的横线)唱八分之一拍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来表示。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横线)
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横线)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是词曲作者的姓名。
以上所介绍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如想深入学习,给你推荐一本书《从零开始学简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书店里应该有售。或《新概念乐理教程——五线谱、简谱—起学》任达敏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简谱,是指一种2113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5261字简谱4102两种。
一般所称的1653科谱,系指数字简谱
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
先要认识音符,1234567这几个音,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用数字表示很容易记住。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
认识音阶:上面加一个点就代表高一个音阶,下面加一点就代表第一个音阶。
学习技巧:多听范例,多看谱子,多哼、多唱出来,便于找到感觉、节奏。
扩展资料
简谱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简谱
表示音2113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5261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4102和读法如下1653: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扩展资料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起源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
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1903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辑出版的中文杂志《江苏》第六、七期上发表《乐理大意》一文介绍西洋乐理知识,并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的形式刊登了《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这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
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简谱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为中国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从此后简谱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由于它的简明易学和排印方便,在年代兴起的中国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中,简谱对于歌曲的传播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简谱本身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简谱得以在中国广泛普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相当接近。如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几个字和附在字左边的不同的偏旁来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简谱则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和附在数上面或下面的圆点,来表示音的高低。
工尺谱是用附在字右边的板眼符号来表示音的长短,而简谱则是用附在阿拉伯数右面或下面的短横线,来表示音的长短。简谱与工尺谱如此相近,简谱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方法又比工尺谱更简便、更精确,因此中国人十分容易接受简谱。
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又将其发扬光大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简谱得到如此普及。
简谱有着较简单易学、便于记写等多种优点,这使它在中国有着比五线谱更为众多的使用者,对于推动和普及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2113面加一小圆5261点,即表示4102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1653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 1- - - - -
附点二分音符: 1- -
附点四分音符: 1.
附点八分音符: 1.
附点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 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点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0 附点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
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
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多带带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
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
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
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
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
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记出。
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要是还有不懂的 请加我135581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