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业余赛车手,对于家用轿车有什么样的要求?

144
提问者
2023-03-15 15:36 悬赏 0财富值 阅读 1040回答 1

虽然是业余赛车手,但其实我并不是只对性能车感兴趣。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从我的角度来看,一款好的家用车需要拥有足够的空间、合适的配置、标准越高越好的安全性和

默认分类
登录 后发表回答
1楼 · 2023-03-15 16:15.采纳回答

虽然是业余赛车手,但其实我并不是只对性能车感兴趣。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从我的角度来看,一款好的家用车需要拥有足够的空间、合适的配置、标准越高越好的安全性和够用的动力。

从我之前开的Fiat500T上大家其实可以看出,从我个人当时的使用场景上来看,我并不喜欢特别大的车型,因为独自一人在国外上学,大多数使用场景下都是一个人,所以空间对当时的我来说可有可无。

但对家用车来说,刚刚好是相反的,在家庭用车的使用场景下,要考虑夫妻、父母和儿女的存在,考虑到出行需求,那么充足的乘员舱空间是必须的。

从日常使用的便捷度来看,像倒车影像,自动驻车、上坡辅助、胎压监测这些基本的配置都是要有的。

由于经常在赛道参加一些活动,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也是很高。虽然不必像赛车那样拥有专门的防滚架的防护结构,但是整体的车身结构设计和安全配置必须在中保研和中汽研的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才能满足家用车使用的最基本的要求。

从动力方面来看,家用车当然不用像赛车一样,但这也并不是说对动力没有要求。首先,对于家用车来说,基础动力一定要求,尤其是初段加速和中段加速的动力,这样才能保证日常行驶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和基本的驾乘体验。其次,动力总成的调教要做到动力响应快和动力输出线性。对于驾驶员来,这两点是提高驾驶员驾驶体验的关键。也是我们对于赛车的基本要求。

最近这几年,随着身边表哥表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虽然每年中有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老家洛阳,但是经常会有亲朋好友来让我帮忙推荐家用轿车。他们普遍的需求是10-15万的预算,主要是兼顾日常家庭的使用,但使用场景很复杂,包括通勤、接送小孩,带着小孩父母走亲访友或者周末出游等等。这样的产品需求实际上都指向了合资A级轿车市场。

这种十分相似和普遍的需求也激发了我的兴趣,于是通过一些公开资料对这个市场做了一个小的调研。

实际上,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年扩张,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家庭用车已经成为成为乘用车市场的核心。而且,随着最近几年「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一线城市,豪华车的销量比例越来越重。这也使得作为城市家庭用车的核心市场的A级车市场的重心完全落在了二三线市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款A级车的成功,将完全取决于其在二三线市场的表现。这趋势,从乘用车销量规模的城市分级研究中可见一斑。而实际上,我的老家洛阳作为GDP全国排名50上下的城市,也属于广大的 二三线市场的范畴。

在国家信息中心的《乘用车销量规模的城市分级研究 》 报告当中,将城市分为了6级,包括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级的9个城市,以西安、郑州为代表的的19个二级城市,以厦门、福州为代表的30个3级城市,以珠海、洛阳为代表的的51个4级城市,以及89个5级城市和143个6级城市。并将6级城市合并为三线市场,1级城市为一线市场,2级和3级城市为二线市场,4-6级城市为三线市场。

从三线市场用户购车的价格分布也可以看出,在人口比例更高的2线和3线市场,主要的购车区间为10-12万和12-15万的区间。而这也是合资级别的紧凑级轿车的核心价格区间。

从单一车型在全国范围内的销量排名上来看,在轿车市场,轩逸、朗逸、宝来这些合资紧凑级轿车以很大的优势占据了排行榜的前几名,并且相对于SUV市场销量明显更加突出。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城市家庭需求是所有需求当中的重中之重,而合资紧凑级轿车市场则承担了绝大多数这样的需求。那么作为一个业余喜欢开赛车,又曾经在专门做过A级车市场产品规划工作的我来说,会对合资A级轿车的市场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

空间和配置

对于A级合资轿车市场来说,同样满足预算的情况下,我觉得首先是空间和配置。在过往的工作当中,我发现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消费者对于不同需求的优先度是不同的。那么对于合资紧凑级轿车的市场,对于这些主要为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其需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通常来讲,二三线市场的合资紧凑级轿车的购车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第一次购车或者家庭的第一辆汽车,我们通常称之为首购用户,其主要的需求是满足未来家庭的使用需求,往往在购车的同时面临着将要结婚或者将要成为爸爸妈妈的情况。

即将要成为家庭当中中间一代的他们,需要让这辆车满足一家三代的使用需求,包括自己的上下班通勤、日常接送儿童上下学,周末携带一家三代出行。我们通常把这样的需求称为「大而全」的需求,即使用场景多元化,并对产品的空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下,其实最为首要的需求就是空间和基本配置。

虽然车型的基本尺寸通常不能与空间表现绝对等价,但是一般情况,长度宽度更大,轴距更长的车型会有相对更好的空间表现,这也是合资品牌的紧凑级轿车会在尺寸上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的重要原因,满足需求是首要的。

从配置上来讲,则必须涵盖满足日常使用的基本配置,比如ABS防抱死、胎压报警、倒车影像等等。

安全性

毫无疑问,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汽车的安全性也是衡量一款产品好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所十分看重的,并且汽车安全这一话题也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主要分为主动和被动安全。

  • 主动安全技术的是在事故发生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 被动安全技术的是在事故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

对于合资紧凑级轿车这个市场来说,所有车型的主动安全配置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比较重要的其实被动安全。首当其冲的是车身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其次是一些安全性的配置,比如安全气囊等等。对于汽车安全性的评价,当然还是建议参考C-IASI的碰撞测试成绩。

动力总成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即便是十几万出头的家用车,也需要有一些动力上追求。其实道理很简单,足够的动力能够保证驾驶安全。在危机时刻,一脚油门车就能走,碰见半挂车能够迅速超车,这样就能把交通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通常来讲,在合资紧凑级SUV市场的主流动力总成是传统内燃机,近些年以小排量、涡轮增压为大的趋势。但是伴随着新能源和电动化的发展,混合动力也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一个选择之一,尤其是在卡罗拉和雷凌双擎的推出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愿意尝试混合动力总成。当然,最近,除了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本田的i-MMD系统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备选之一。

实际上,本田一直是一家在动力总成上很有造诣的汽车制造商。早在1964年就以引擎供应商的身份第一次参与到F1的赛事当中,是日本最早参与到国际赛车赛事的厂商之一。在1983年,本田再次以引擎供应商的身份重返F1赛车,在1984年和1985年赢得比赛后,本田在1986年至1991年之间每年都与威廉姆斯和迈凯轮一起赢得车队冠军。可以说是本田在F1赛车的历史高光时刻。并与车神艾尔顿·塞纳,教授阿兰·普罗斯特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本田的i-MMD最初于2013年推出;第三代版本最开始应用于2019 CR-V Hybrid,2019 Insight和2018 Accord Hybrid,包括两个电动机,一个动力控制单元,一个阿特金森循环汽油发动机,锂离子电池和一个固定档位变速箱。

本田的i-MMD的系统其实有EV Drive、Hybrid Drive、Engine Drive三种工作模式。而这三种模式实际上对应的三种常见的使用场景:

  • EV Drive 实际上主要对应的是城市使用场景,尤其是低速起步时情况。在EV Drive模式下,电池为驱动电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发动机与发电机均不启动,此时的i-MMD工作原理就像一台纯电动汽车。相比于传统动力总成,i-MMD在起步时的动力响应更快,更加平顺,提高了行驶体验。
  • Hybrid Drive实际上是一套串联模式,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提供电力,然后由电机驱动车轮。这种工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发动机与驾驶工况的解耦,使得在城市驾驶中低负荷、驾驶路况不断变化的使用场景下能够使得发动机保持在相对高效的工作区间,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性。
  • Engine Drive是一套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工作模式,其对应的是国道或者高速的工况。在这种模式下,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离合器接合,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实现高速工况时更好的经济性。

综合i-MMD的三套工作模式,帮助产品在低速时实现更好的行驶体验以及全域的燃油经济性,也帮助这套系统在经济性上略胜THS一筹。

在合资紧凑级轿车这个市场,空间和配置、安全性和动力总成是我对于城市家庭用车所需要满足的需求的评判标准。

以往在这个市场,轩逸、朗逸、卡罗拉这些车型是最为普遍的选择,或许是因为装X的心理在作祟,作为一个老车迷往往倾向于发掘一些市面上不是那么主流的产品推荐给找我咨询的亲朋好友。享域恰恰就是这么一款比较埋没在茫茫A级轿车市场的产品。作为一款本土化车型,整个车型的产品思路还是很符合国内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而且锐·混动车型还能提供本田最新的混合动力系统。从需求上来说,享域的基础尺寸明显更大一些,4756*1804*1509mm的基础尺寸和2730mm的轴距更能满足城市家庭用户多元化的场景需求。

其次,从中型车产品上下放的i-MMD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带来同级别里突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享域锐·混动采用的是80kW发动机+90kW驱动电机的组合,低速阶段的EV Drive模式带来更快的初段加速体验,Hybrid Drive和Engine Drive模式兼顾其他的使用场景,而且工信部的油耗可以达到百公里4L。我觉得对于这些普通消费者来说,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从购车的实际过程中来看,一个好的购车体验需要消费者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我对于这个市场的评价标准具备一定的参考性,但也不可能适用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对于这么一个产品众多的市场,自然还是建议各位消费者到4S店进行实车的对比,对于产品的具体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挑选到找到最符合个人需求的产品。